前两天,我跟朋友出去聚餐。朋友问我:“你之前去哪儿了?”。“刚从健身房里出来。”她做出一幅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你果然还是去健身了!”
她这个表情让我有些无语,不过想想也很正常,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健身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情,但对于我来说,规律健身已经跟家常便饭一样平常了。
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在读大学之前,健身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我所理解的健身房就是一群肌肉猛男自虐的场所,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些人这么热衷于健身。
直到我来到北方读大学之后,我身边的室友、同学基本上都比我壮,我在他们当中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瘦子。在这种打击之下,我决定跟着健身老铁们一起打卡。
我在旁边一所学校的健身房里办了一张卡,没事儿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往他们学校跑。那个时候,我脑子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也没有哪位大神领我入门,我并不清楚怎样才能把肌肉练出来。我通常一换好衣服,就在跑步机上跑个半小时,然后在固定器械区尝试一下各种固定器械,总之就是把能练到各个部位肌肉的固定器械都尝试一遍。我以为这样就能长肌肉,可我的身材依然很苗条。
等到工作之后,我偶然间在知乎上读到某位健身达人的分享,并由此了解了一些健身的基本概念,这才算在增重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比如说分化训练这个概念,就是指在一个健身周期内,每次只集中精力训练1~1.5个小时,把1~2个部位彻底练透,接着预留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这个部位的肌肉修复长大,下次训练另一个部位。一般每次锻炼该部位的时间间隔为1个健身周期(1个星期)左右。
又比如RM这个概念,它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重复做(一个动作)的最大数值。如果要增肌,那么我们在做一组动作的时候,每组一定要做上8~12RM。比如你选择一个重量,准备做一个动作,那这个重量最多能让你不停歇地做12个就力竭了,再也做不了第13个了,这就叫12RM,以此类推。假如你能一口气做13个及以上的动作,那这个重量对于你来说就是偏轻;假如这个重量让你连8个动作都做不了,那这个重量对于你来说就是重了一点儿。8~12RM对应的是67~80%的极限重量,我们只有利用这个重量区间做一些负重训练,才能有效地刺激到目标肌群,配合以饮食,实现增重的目标。
了解了不少关于健身,关于增重的基础知识之后,我开始制定计划,按照计划锻炼自己。这两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我并没有规律健身,但我的确把健身这件事情坚持下来了。它让我释放了不少压力,变得更自律了一些,让我初步实现了增重目标,也让我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小伙伴,让我变得更好。
回顾我的健身路,这一路虽然走了一些弯道,却也有幸得到不少高人指点。希望我未来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