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敌好奇心的驱使,下完班便匆匆买了电影票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最近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说实话我并未被里面的特效与场景所震撼,可能是这部片子的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也可能是近几年国漫技术的精进让我对其有了更高的期待,但影片中哪吒和敖丙的成长经历还是触动了我。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却背负了太多,偏见与责任成了外界赋予他们的枷锁,这也是许多成年人为之感触的地方,它映射出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思想相对保守的地方,直到现在那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仍未得到很大改善,读书无用论根深蒂固,特别是女孩子,许多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初中未读完,便被父母要求退学外出打工补助家庭,男孩子虽未被强制退学,但由于周遭环境的影响及当地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外界对他们的诱惑太大,最终也都早早辍学外出混社会去了,能坚持读书的也寥寥无几。
幸运的是我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父亲支持我读书,即便我是女孩子,即便亲戚朋友也都劝父亲说女孩不应该让她读那么多书,早晚都要嫁作他人妇,结婚生子带娃,这是宿命,可父亲总是笑着说,她只要喜欢读书,读到什么时候我都支持,三个孩子谁有本事读谁就读,他们想做什么我不会加以阻拦,只要不违法不损害社会就行。父亲短短几句话,成了我不懈前进的动力,即便我不那么聪颖,甚至有些愚笨,可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普通的高中,普通的大学,甚至读研的学校也是那样的普通,可我一直在坚持,我试图摆脱那被定格的命运。同龄人的孩子最早的估计现在已读小学了吧,而我还孤身一人在外流浪,母亲也时常抱怨父亲,她责怪父亲太依着我,不该让我读那么久的书,父亲也只是笑笑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一切随他们吧!
如今的自己临近30岁了,身边没有了可以陪自己任性的朋友了,在父母、亲戚、朋友的催促下他们认了命,选择了一条他们认为该走的路,因为年龄到了,因为自己老了,因为自己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孩童了,因为自己要肩负起家庭的重任了,因为没有青春可以留给自己挥霍了,因为任性不再属于这个年纪了,因为现实不得不让自己清醒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劝服自己认命的说辞罢了,年龄不是衰老的开始,认命才是。我并不是在劝慰大家不要结婚,不要担负起肩上的责任,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抛开世俗的眼光,勇敢直视自己的内心,不盲从,不将就,不委屈自己,不活在别人的口舌中。年龄只不过是划分人生的一串数字,可太多的人对其产生了很大偏见,尤其是女孩子,什么女生25岁以后就属于大龄剩女了,30岁以后就没人要了等等一系列有关年龄的话题每天充斥着我们的耳膜,父母催促着,亲朋好友劝慰着,找工作还被面试官歧视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大多数人早早认了命。
30岁本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怎能如此认了命,可多数人还是输给了时间,败给了自己,因为无法承受外界给予的压力,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作为芸芸众生中最为平凡的一群人,成长的环境限制了我们的眼界,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不打破常规,不提升自我认知,又怎能冲破世俗这个坚固的牢笼。30岁之前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而活,30岁以后本该为自己而活,可怎奈又有了社会与责任这把枷锁,想追逐梦想,为自己而活,那就要承受住别人异样的目光。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哪吒不认命的觉悟,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有几个能活的如此洒脱?大部分人还是活成了敖丙的样子,承载着家庭的重任,凡事谨言慎行,压制着自己的本性,生怕与别人有所不同,显得太异类,尽管如此,当褪去包裹自己的那层外衣,不拘泥于世俗的自己与周遭的一切还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伪装久了,太累,太容易丢失自我,可谁又会在乎这些,人们习惯了面具下的自己,早忘却了自己原本的模样。哪吒是幸运的,虽带有村民的偏见,可他有疼爱他的父母和师傅,有敖丙那样愿意为之而牺牲的挚友,他可以任性地做自己,此生足矣。
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将会奔向何方,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不知道此生是否会遇到那个可以陪伴自己终生的人,但我相信我的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30岁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在这一世孤独终老,可那又何妨,只要活得自由自在,若有轮回,我希望下一世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