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18教育大类2班 杨再梅
一、结婚前的求偶阶
1、民族文化悠久,恋爱的形式多样
我们的苗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通过对我们家乡的结婚文化的了解,苗族同胞的结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地苗族的求偶方式多种多样,人们的服饰、恋爱和结婚与当地的民族节日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家乡的女子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标志是服装、头饰的变化。未成年的女子的服装是衣服上的花比较少,也不穿裙子,只穿着一条比较宽松的裤子和裹腿裤,她们的头饰比较简单,而成年女子则是穿的服装花样较多,与未成年女性来说,成年或结婚的女性着短裙、戴银饰,还有一个微小不同的是,成年的女性戴着长串的耳环,这样穿戴的不同,主要是以便人们及男子的便认,诚然也是女性成熟及谈婚论嫁的具体表现。成年男子通过游方(游方在当地称为串门,一般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为坐夜)的方式和女子相互认识,每年的游方时间主要在年前的十二月至一月份;在游方的过程中,男子必须会一种才艺,因为男子们去游方在等待着女子开门时,然而叫门时需要分工协作,所以他们有的吹着笛子,有的拉着牛腿琴作为伴奏,有的唱着开门的歌,这样才能让女子的父母听到而且欣赏他们的歌声后才会开门,开门后女子的父母会去休息,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在坐夜的过程中,男子会用歌声试探女子对他的情感,如果男方唱一句女方接一句,就表达了女子也对男的有意思,能接待男性来坐夜的女性,都到了当地的结婚年龄,所以有些女子会经常在坐夜中绣花,作为自己出嫁的嫁妆,同时也是一种女性表达想出嫁的体现,更是以自己的这种心灵手巧作为吸引男子的一种方式;男的也通过女子的绣花的精致程度对女子的一种评价,如果男子喜欢女子,那么男子就会抢了女子手中绣的花,让女子专心的跟 他们或他聊天。
当地苗族的银饰在女子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在家经常穿着苗族服饰,戴着银饰作为装饰,比如手圈、耳环等等,还挽着苗族头式、戴着一把小小的木梳子,这都是给男子制造机会,一般女子都比较内敛不主动,如果你喜欢她,你就可以从她的身上拿走任意一样东西作为定情信物,如果她不喜欢你她会主动跟你拿回,这时就代表她拒绝你,你就把她的东西还后给她,不需要任何理由。一般的坐夜都会坐到天亮,早上女的还得送男子回送到寨头或者寨尾人少的地方,然单独相处交流感情。
2、传统习俗隆重,情感触碰火花
我们当地的风俗惯,每逢农历的四、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号为赶集日,这也是男女子见面的好机会,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的男、女子在这些天就以此为借口故意说是到镇上去窜窜,其实是去看有没有碰到自己喜欢的人,如果遇到喜欢的,男方会给女方买些吃的表达爱意,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年的初四开始,每个村都热闹起来,其中传统的芦笙节是苗族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盛大节日,当然也是男女见面的时机,很多个村寨会轮流来办芦笙歌舞会,在举办芦笙歌舞的过程中,各村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聚集于此,成年的男、女以跳芦笙舞的形式来寻找自己心爱的人。歌舞会结束后,如果在这次活动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那么对方就主动的留下来,相约到人少的地方去交流。由于活动的时间很长,一些女性没有找到的可以继续在接下来几天的芦笙舞中寻找对象,民族节日不仅给苗族人们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是男女青年提供了相约相爱的良好机会。
3、苗族传统订婚习俗
在当地,苗族以前还有着姑舅表亲婚的习惯,或者是从小父母亲就给你定婚的习俗,孩子们由于年纪小、不懂事,只有当他们长大或者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父母亲才会告诉他,在这过程中,男方会给女方送很多的礼品,还经常会去帮女方的父母做农活等,这样男方积年累月的付出,女方会随着男方的付出而负积年累月的“债”,如果女方想退婚,其家庭要是比较贫困,可能就会赔不起男方在女方退婚请求中的要求,所以,有部分女性的婚事就这样早早的被其父母给定下了。
二、恋爱时期
1、恋爱双方交换定情信物,增进彼此情感
男女通过不断的游方和节日等形式认识过后,很多的人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他们慢慢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像刚认识的那样腼腆,两个人很快的就会熟悉起来,他们确定相爱后,会各自的把爱情告诉自己的父母,从而让父母的心理踏实,父母也会听从他们的想法,只要自己的儿女过得幸福就好,经过父母的同意后不久,双方就会订婚或结婚,而不是父母的同意就能马上结婚的。有的男女恋爱到一定的时间时,就交换定情信物作为约定,两个人商量规定在一个吉日进行私奔。
2、婚前私奔,选择吉利的日子
私奔的当天不能是男女的出生时辰,如果是出生时辰就不能作为他们的私奔日,这样老人认为不吉祥。然而流行私奔的风俗使我们当地苗族的一种形式,不管父母同不同意,他们都会私奔到男方的家,而且私奔大多时间是在晚上鸡鸣的前后,当天是吉日的则会在鸡鸣前离开女方的家,而且到男方家通过师傅的进门的习俗也应在鸡鸣之前;如果第二天是吉日,则会在鸡鸣过后离开女方的家,那一整天都可以去男方的家。在私奔前,女方家有她的姐妹来做掩护,男方家也会叫一些人来做掩护,男方的兄弟跟女方的姐妹进行聊天,然后两个人就可以私奔到男方家,如果女方的父母不喜欢男方的话,有的私奔会被女方父母发现,一旦被发现两个人就会被父母追;在两个人准备私奔时,女方家必须生有火,不能将火熄灭,如果火熄灭了就代表不吉祥,男方还得给女方的姐妹一些掩护费,当两个人私奔的那扇门,而那一扇门必须打开且得一直开到天亮。
在他们私奔后,男方会通知其家人,让他们做准备,在这过程中会有专门的迎接婆,她会给女方念一些吉祥的话语,手还拿着男方自家腌的鱼和一条吉利绳,等迎接婆念完祝福语后,她会把吉利绳挂在女方的左(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强,男左女右,左边是象征着第一胎生男的的意思)肩上,吃一小口的腌鱼,然后让女方先伸出左脚踏入男方的家门,进到男方家后,屋子里面会给你准备一个凳子,女方必须朝着日出方向坐;而后又会来一位专门迎娶私奔的师傅来杀鸡、鸭,等把鸡鸭煮熟过后,再来念一次祝福语,在煮鸡鸭和念祝福语的这个过程中,女方的脚不能随意移动,直到把所有的祝福语念完后,女方的脚才可以移动,这样,女方就成了男方的新娘了。
天亮后,男方会派两个有威信的亲戚去通知女方家人(昨晚我们把你们家的姑娘偷走当我们的儿媳了),如果女方父母先前不同意他们的就不给那两个通知的人进入女方的家门,而且女方的父母会邀请几个亲戚当天到男方家去看望,被邀请到的亲戚都得去;男方会每天分配不同的两个人到女方去沟通,直到女方家同意他们在一起为止(如果同意的话女方家会通知几个亲戚过来商量,接待一下男方的那两个通知人,女方的父母就会说“你们几号几号把我的女儿送过来,或者到几号几号结婚”),如果是这样,就说明女方的父母亲同意了。男方会通知他的亲朋好友来庆祝,进行两三天的酒席。没过几天,男方会准备一些聘礼送到女方家,再跟女方的家人们商量他们的结婚日。
三、结婚时
1、双方下聘礼,礼约俗成
经过男女双方的父母商量后,而且结婚日还得找一个在村里名望高的师傅来算两个人的生辰八字,女方家会聚集家族们来商量怎么收彩礼法,根据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般收彩礼不怎么多,但是种类很多,钱的分为十几万或几万块钱、十两的白银、一头猪、一百斤的白米酒、烟、还有鸭子(鸭子一般是有几个舅子就要送几个);这些都得在结婚的前一天送达女方家。更有趣的是我们当地结婚,女方会有男方专门派人接送于男方家和女方父母家,而且往返的次数比较多,每次的礼节也不同,结婚的当日需要往返两次。双方确定了结婚的日期后,他们会各自通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客人的多少决定这个家庭的人脉关系),结婚当日来贺喜的人很多。
2、女性的嫁妆
苗族人们结婚非常隆重,女方的嫁妆是必不可少的,出嫁的嫁妆大多是都是纯手工的民族服饰、布、百褶裙、家具、棉被(每床棉被中都放有五个煮好了的蛋,分别放在四个角一个放在中间还包一条腌鱼和糯米饭)等,还有就是亲戚送的随嫁品,细小玲珑的东西很多,而最惹人注目的是新娘身上的服装和饰品,银白色的耳环、颈环、吊银和头上戴的银簪,男女双方穿我们当地的苗族服饰,打扮得非常漂亮,对于新娘来说,她的母亲会把最好的服装留在结婚当天穿,而且新娘在女方与男方家的来回中都换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
3、男方接亲的习俗
第一次女的在女方家,男方派两个人来接而且必须拿着煤油灯来接,男方的必须在结婚前的二十四点之前到达女方家,要等待几个小时,到凌晨的五点左右才离开女方家,女方在离开父母的家门时必须光着脚踏出自己的家门,直到离开家不远的地方后才可以穿。第二次,到男方家不久又得返回女方家,这时男方家得派一个伴娘(伴娘必须是还没有结婚,且家中没有人有身孕),三个老年人作为陪同,加新娘一起为五人(一般人数为奇数个),他们在行走回女方家是有一定的顺序,三个老年人在前面到伴娘才到新娘,第一个要左手拿着一把长的黑伞和古剑绑在一起的物件,在中途不能换手;第二个挑着一担已煮熟的而且用树叶和黄花染色的糯米饭,糯米饭上面放着十二条腌鱼,在担子的一边挂两只鸭子,一边挂着挂着三只鸡;第三个挑着还没蒸的糯米,糯米上面放满用酱紫染色的彩蛋,担子两头也挂着两只鸭子;第四个为伴娘,伴娘拿着黑伞在左手边,伞头挂着一只鸭子(各个数都带表着一定的意义)新娘是最后一个。
随同去接亲的人一般十个人左右,男方家会给他们每人十二块钱的红包,到女方家会有指定的人去接,去女方家的时候,新娘的这一个队伍之前还有三个人,这三个人是挑着我们当地的糯米饭和腌鱼腌肉,有人拦截都会给,这样代表着善良,做好事;而新娘后面的队伍是去挑嫁妆的,人数不定,去挑嫁妆的人男方家会给你准备一些物品到女方家去进行答谢,比如,炮、糖果、红包、烟等等。到新娘家后,有人专门给新娘脱鞋,拿鞋,新娘是光着脚进门,只有新娘这一个队伍,围着做在火炉边,加上女方家的父母一起,还有请来的专门操办婚礼的师傅,给她们寄语很多祝福(师傅说得很快,而且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话语),这一过程结束后,才能摆饭菜吃。
根据男方的家离女方父母家的远近,远的会提前走,然而在女方准备出嫁妆,女方家还会给自己的女儿准备一些家具(家具都是在结婚前几天买的,有些是亲朋好友送来的),在接嫁妆的时候,女方会设一张桌子,然后男方会拿出他们所准备好的红纸盖在桌子上,而且四方的桌子放着几包烟,中间放着大红包,嫁妆都必须经过这张桌子递出来。女方父母家第一个和最后拿嫁妆出来的人是新娘的关系很近的人,男方接的人一定是新郎,而且必须给所有红包中最大的那几个;随后递出嫁妆的人也就随意了些,每递出一份嫁妆男方都得放一次炮,每当女方父母家的亲戚或朋友递出每一件嫁妆,男方会根据那个人的要求送给他们红包或是喜糖,当然,男方会派巧言令色的人去对付,就看对方递出嫁妆的人能不能巧言令色了,要是言语不多的人,可能就只得到喜糖,能把男方们说到没话说的会得到红包;嫁妆递出完后,新娘会光着脚出门的,这时女方家的老老少少都会送一段路程(一般都是女的送),而且新娘的母亲还会包饭送她们走,这饭就体现着母亲送女儿出嫁,让女儿安安心心出嫁,以后不要有离婚的念头。在离开女方家不久的地方,如果女方有表哥还没结婚的,女方的表哥就会来做一个大门拦截路,门是用竹子做的,门的下面有一张桌子,放有传统当地的乐器,女方接亲的队伍要跟他对歌,对得过他而且还得送他一只鸡或鸭子才能放她们走(这是姑舅表亲婚的一种娱乐方式)。
亲戚朋友们送新娘及随同的男方人员回家,路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男方家会按照妇女团和年轻女子团给红包,一般给妇女团大多是一千块钱以上,而年轻女子团给的红包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妇女人数比较多,而且给妇女团红包的钱要分给女方父母家本村来参加结婚帮忙的人,一家可能分不到几块,但这是当地的一个传统,也是为表达男方对女方家的亲戚们的祝福。
4、女方迎亲之礼
迎亲人员或远或近地奔途到达男方家后,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都来围观看嫁妆、看新娘,妇女最喜欢看新娘的母亲给了她哪些刺绣和衣服,这都是当地妇女们的一贯好奇心(一般这些嫁妆都会放在箱子里,箱子的钥匙都在新娘的手上,她们都是在新娘的手上抢去看的,如果新娘不想让她们看到就骗她们说:“我妈妈忘了没拿钥匙给我”),男方家把东西都放到家后,也才摆出饭菜来吃,远房的亲戚也得等到新娘回来后吃饭才回家 ;在吃饭中,新娘新郎会去给所有到场的亲戚和客人敬酒,敬酒时不能忘了给新郎的舅舅。有一些人会给新娘新郎准备红包,会有一个人专门给新娘新郎端酒,另外一个帮他们收红包。而男方家专门找两个生一男一女的中年妇女进行婚房布置,铺床都是用女方家的嫁妆中的被子,并且把里面的蛋、糯米饭、腌鱼都取出来,这些东西取出来作为给她们劳务报酬给她们拿回家的。
5、婚后回娘家的传统
结婚后的第二天新郎的父亲和同房族的长辈共七个人送新娘回娘家,这天也得准备很多的东西到女方家去,一行人到女方家到女方父母家亲戚们招待后,新娘又得跟新郎的家人们回来,如果新娘不回来,那么就得住在父母家七天六夜,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家自然会派人去把新娘接回来,结婚的过程就这样办完了。
四、结婚后的习俗
结婚后,亲戚们会叫新娘新郎去他们家吃饭聊天 ,整个家族的人都会邀他们去认识,新娘新郎会挨家挨户的走遍,这主要是为了以后能够相互认识。结婚的女子在穿着上有所变化,最主要的是我们苗族服饰的变化,服饰的花纹变少,戴的银饰也相对的减少,这就有别于未婚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女子结婚后,她们会有一些禁忌,如父母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男方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是女子还没有动男方的锅之前,那么她只能在父母家做,有一些男方的家人想让女子尽早的熟悉下来,就想方设法的要让女子碰到锅。然而,有些人也是跟女子的父母商量后才让她做,这样也是对女方父母的一种尊重。在当地,人们都非常看重哪个已婚女子是否勤快,所以很多的女子都得做家务活,她们这样才能得到家人和亲戚的肯定。
苗族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他们真诚淳朴、待人友善,他们更加注重夫妻之间的情感,并未趋于外面城市的颠簸流离,追求健康和快乐,也不趋炎附势,安安心心过日子,弘扬了当地的民族习俗,维系了当地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