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类型的家长:
1. 直升机家长,密切监控孩子
2. 牧羊犬家长,基本是放养式,但是会警觉,保护孩子不受危险
3. 标杆家长,认可“上行下效”,自己做权威,影响孩子,而不是密切监控
我觉得原来的我更像是直升机家长,除非孩子不在家,只要我能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会时刻关注到他或她,在干嘛呢?有没有做能够长本领的事儿?如果是看手机的话,在看些什么内容,健康吗?有利于帮助他长知识吗?娱乐时间差不多了吧,应该要去写作业了。只要孩子安静的时间太长,我就会警觉。于是乎我就开始唠叨,走到他们跟前“嗨!你也要去做作业啦,休息时间差不多了,再不做的话就来不及了……”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劳逸结合,合理控制时间的习惯。老大呢,常常回复我“我自己会安排好时间的,你烦死了!”还给我脸色看。老二呢,越来越不喜欢每天规定的必做任务,比如录视频,进群聊天。他现在会努力讨好我,求我先让他娱乐,等到娱乐结束以后,他就开始拖拉,推迟去完成,甚至最后说“我不想聊天。”等我大声吼,开始训斥的时候,就哭给你看。
回看我的的这些表现,我觉知到我疯狂的夺舍欲,我希望控制孩子,让孩子按我的意愿去做事情。听了杨妈的“第二身体的自卫反击”,以及“冷静的前额叶老板和悲催的杏仁核”。我有些后怕,我在想是不是我对孩子的严格管控,让孩子的第二身体产生了自卫反应,所以才会拖延。事实上从女儿对我的回答,我的怀疑已成事实。她总说:“我不想早点做完作业,否则你又会叫我帮你录音频,读英语,这样那样的。”孩子现在出现的拖延,没目标,没兴趣,是不是都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对他们干预太多,以至于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发育不完全?
总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教育孩子这事我没有成功。照现在这种状况下去,让孩子成为我心目中想要的优秀,是不太可能了。既然这样,我决定放手。今天我跟老公宣布:以后,我不要再唠叨了,我只要每天给孩子拥抱,询问他们三件最快乐的事,像杨妈那样。不给孩子设限,只要他们快乐,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人。我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标杆家长,读书、写作、学英语,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做孩子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