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之村上春树。
有一次,村上春树在观看棒球赛时,突出冒出“或许我可以写写小说”的想法。
于是,这个经营爵士音乐酒吧的年轻人,在小店关门后的半夜,在厨房的桌子上开始写自己的第一篇小说。
因为平常忙于小店生意,这个年轻人白天没有时间写作,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进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午夜餐桌写作,这个年轻人将写好的稿件《且听风吟》投稿给杂志社。
这篇稿件获得了《群像》新人奖,这个叫村上春树的年轻人,慢慢地成了世界著名的小说家。
村上春树曾说:“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快乐大概可以成为一个基准。”
他在还未开始写小说的时候,生活很困难,家里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几乎没有取暖设备,寒夜里只能搂着几只猫咪睡觉。
他经营着小店,每个月都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有次筹不到钱,幸运的是,他在深夜路上拾到钱,这才能还上当月贷款。
虽然生活很艰辛,工作很繁忙,但读书和音乐给他带来的喜悦是谁都夺不走的。
在第一部小说获得新人奖后,他成了一名职业作家。
在书中,村上春树记录了他创造小说的“舒爽”和“快乐”。
每天早上起床后,热一壶咖啡,端着杯子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思考接下来要写些什么。这时候的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
他从未觉得写东西是苦差事:“如果不快乐,写小说的意义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了。”
无论是早起伴着晨曦写作,还是半夜在厨房写作。
村上春树在写作时创造的剔除多余修饰、以自然声音讲述小说的“自己的文体”,在写作时竟然心砰砰狂跳,这种快乐没有经历者是不能体验的。
如同他在书中说的:
“我想,这样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感觉,就是我的小说中最根本的东西。”
我们将浮在心中的想法记录下来,不仅能释放情绪,更能成为创作的源泉。
正如娜塔莉·戈德堡在《写出我心》中写道:“在写作这件事上,众生平等——无论你身处何方,来自何等社会阶层,是男是女,皮肤是什么颜色,都可以用笔去表达自己。
有人曾问村上春树,当小说家,平常怎样训练?
村上春树给了些建议,他首先建议要多读书。
上学期间的村上春树,不喜欢学校传统教育,但把阅读看得高于一切。
他高中念到一半时,就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这为他后来翻译小说和拓展欧美市场打下了基础。
在大学里,他读了许多书,在学校资料室里不停看电影和剧本,这些逐页翻看的书和电影剧本,逐渐融为他的知识体系。
他还在书中建议青少年要多读书,不仅读优秀的小说,不优秀的小说也可以读,让身体穿透大量故事,邂逅好的或者不好的文章。
雨果曾说:“书籍便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在写作中,村上春树建议要有目的观察生活。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周围起起落落的事情,仔细观察,反复考虑,因为这样才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不一样的体验,感动于每日的目睹情景,作为“样本”存在记忆中。
村上春树成为专业作家后的三十多年里,每天坚持跑步,跑步是他写作持久力的源泉。
他不仅把跑步作为身体健康的必要手段,还把跑步作为人生非做不可的事情。
无论是在严寒早晨和酷暑正午,跑步健身是他一种摆脱身体疲劳的方式,更是推动他前进的动力。
村上春树在年轻时经营这爵士音乐酒吧,他酷爱音乐,日常工作繁忙之余,听音乐是他的最大爱好。
他在文章中也描述了他创造文章更近似“演奏音乐”,保持写作节奏,找到精彩和声,用身体感觉写文章。“我采用与演奏音乐相同的要领去写文章。”
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在音乐律动感召下,人会进入忘我境界,如同写作进入“心流”状态,这样更容易写出好的作品。
村上春树作为影响全世界的小说家,虽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而未获奖,但他世界文坛地位是被读者认可的。
他在被问及获奖话题时,他回答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家、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
读者的回馈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罗兰说过:“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写。”
这是我对别人原文的一些摘抄,特别好的素材,积累下来,让我认识了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