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夏宝午睡后才有时间翻翻手机,看看朋友圈,才知道了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活了将近一个甲子,而且是从事了教育工作近四十年,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纪念日。于是赶紧百度。在打开百度的时候,脑子里闪现了朋友王晓娟以“警惕百度思维”写过的一篇文章。事实上有问题找百度还确实是一条了解未知的快捷方法。在需要立马找到答案的时候,百度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查百度的学习习惯,找资料、查信息还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儿。不过晓娟讲的也不是在百度查资料的情况,而是说学习要靠自己思考,而不是到百度上摘取。所有的知识内化不到自己的认识与行为中等于没有。
就“国际不打小孩日”我得先百度查到,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后,再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同时,我还联想到这几天在网师专修《人是如何学习的》第四章“儿童是怎样学习的”中的内容。书中讲了儿童如何学习的道理,研究了儿童是怎样学习的案例,唯独没有一句提到儿童是怎样学会打别人和挨打的。我觉得对“打”这个动作以及动作之前的原因,之后的结果是应该列入研究内容的。“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太重要了。现实生活中“打”还确实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一个大问题。当我对所读书的内容联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问自己,是我的认识有失偏颇?还是这本书的作者在研究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百度说:“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节日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及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中文名“国际不打小孩日”,英文名“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别称“拒绝体罚日 、无巴掌日”,节日时间“4月30日。
节日意义“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设立背景:在美国,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亚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较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现象相对于白人家庭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甚至存在严重的虐待、性侵等情况。正是因为美国的确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美国儿童人权组织有效管理中心在发起了反对体罚儿童的运动。目的: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截止2011年,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国际不打小孩日”原来是这样的背景啊。
就“打”这个行为,我想到了自己的挨打。作为小孩和学生,我挨过父母的打,挨过老师的打。所有的挨打都是因为“不听话”。被打的结果呢,现在细细想来,虽然是有记忆但一点儿也不记仇。只是随之而带来的影响是依旧“不听话”,而且是越来越“不听话”。挨打没有起到被教育的顺从的作用,反而助推了心理的叛逆;想到了自己作为母亲、老师、姥姥的角色,是如何践行过“打”这个动作的。
女儿上初中了,周末,曾经是高中英语老师的我走到正在做英语作业的女儿身旁,指着一个句子中的短语问到“这在句子中是宾语还是宾语补足语?”女儿回答道“宾语”,抬头看到我不满意的表情连忙改口“宾语补足语”。我的动作和语言同时出击,啪的一声打在女儿的腿上,“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打女儿的结果呢?是什么句子成分的问题没有解决,英语成绩直到高考都是拉分,还有留在记忆中女儿腿上挨打后的手印和委屈的泪水。
打学生是在二十出头刚登上讲台的第二年,打过一次比我小三四岁的学生。记得当时正在讲台上领读英语课文的我,看到了趴在桌子上的李同学。于是,我走下讲台用手推了推他,他蹭的一下子站起来怒目登着我。说实话,我当时内心有点恐惧,可能是为了壮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手中的书打了学生的头,把他打的坐了下来。
现在当姥姥了,在外孙面前连骂的语言都舍不得用。年龄大、隔代亲是原因之一,更多的原因是这几年的学习,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对自己认知教育,理解教育,探寻教育的本质,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影响。一直没有机会和那个学生交流过,不知道他如何感受,但是自己内心却是一直有着“不该动手”的内疚,真想面对面对他说声“对不起”。现在反思,那打人的动作背后,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远远大于“为了孩子的成长”的心理。
就“打”的问题,回忆了自己经历,又想到一路走来的关于“打”遇见。眼见过把自己的孩子打的鼻青眼肿的父母,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耳闻过以打学生而出名的老师,名曰“管的严是为了娃娃们好;经历过让一个班的学生一个不剩都挨过打的班主任,名曰“这个班的学生最听话,这个班的纪律最好”;遭遇过老师把学生打出毛病,作为校长代表学校出面向家长赔情道歉的事件……。
电视剧里的一位妈妈当看到儿子拿回的成绩单是,劈头盖脸就打上去“怎么学的?每天晚上陪你学习到深夜,就打下七十分?猪脑袋啊,就这成绩怎么大学,怎么能有了好职业?我这样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为了啥呀,不就是为了让你给我出人头地活出个人样来嘛。”接着便是嚎啕大哭。面对这样的家长,哪里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纯粹是可恨如此母亲心啊。这样的孩子即使是成绩上去了,心理会健康吗?
一个书友说,和长大后的儿子进行过这样的对话,“老爸在你小的时候经常打你,对小时候的挨打,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儿子随口说“打就打了呗,也许是我错了”。之后便没有了对话的继续。这样的实事发生对一些家庭来说确实是常态,也确实难以让人感受到所造成的显性影响,因为无法比较啊。挨过打与没挨过打的孩子的成长结果不会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从人性的角度讲,从人本就一个本自具足的角度讲,从我们看到的一个种子遭受过摧残后长成的样子的角度讲,“挨打”带来的肯定是不好的影响。
一位爷爷抱着两岁左右的孙子在楼道转悠,哇哇的哭声把外孙从屋里吸引出去。外孙夏宝站在门口看娃娃哭,那位爷爷说,“不敢哭了,再哭,这个小哥哥就打你。”,外孙赶紧跑回来关上门。不知道这样的场面会给夏宝对“打”留下什么样的记忆和影响。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夏宝照例在饭桌旁坐下,吃几口饭就跑下去玩儿一会,不停地来来回回,而且还把玩具带到饭桌上。已经吃完饭的夏宝爸爸坐在沙发上对夏宝说“这样做不对,以后不能边吃边玩,更不能把玩具带到饭桌上。”夏宝被爸爸严厉的语气激怒,朝着爸爸推了一把,爸爸随之使尽拉了一把夏宝的胳膊,夏宝“哇”的一声放声大哭。夏宝妈妈温和地说“夏宝,是你的不对,再不好好吃饭,你还得挨打呢”。夏宝一边哭一边说“边吃边玩是我天生来的,我要不好好吃饭你们就骂我,我要再不好好吃饭,你们就打我,如果你们打我我也不好好吃饭呢?”妈妈说“那就不让吃饭,饿肚子”。夏宝越发哭的伤心“我要吃饭,我怕饿死”。虽然之后几个大人边安慰边说理让夏宝坐下来吃自己吃完晚饭,但整个从安慰到说理到劝回饭桌吃好晚饭的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现实的,真实的关于打与不打,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打”的行为能不能有,“打”的作用力到底有没有,还真成了个问题。不过,我认为夏宝爸爸只是使尽拉了一把夏宝,让他感觉到何为“震慑力”还是恰到好处的。接下来再吃饭的时候,对夏宝不要来回跑的习惯还得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说教,但不会动手打。当孩子的行为需要规范的时候,爸爸的严厉指正加上妈妈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对孩子有效的教育力。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成人耐心的陪伴与等待而不是动手打孩子。
“国际不打孩子日”把我从习以为常对待“打”的认识和态度中唤醒,同时又引发我的思考:“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的俗语影响了多少人认知与行为?可这些都让“打娃”成为堂而皇之啊
我以为,对待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像对待天使一样保护他们,更需要我们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孩子。娃不能打,娃打不得,打了娃不是没有作用,而是如果打娃有善意的初心的话,那么,作用就是反作用。除非,打娃时,你的愿望是为了让娃和事情变得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