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内容是第9章《小米焖饭》和第10章《乡下人的抿节饭》。
在这两个章节里,作者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带给我浓浓的生活气息,也让我更加真真切切感觉到写文章一定要有烟火气。
现在烟火气这个词比较火,经常看到人们提到文章的烟火气。那么什么是文章的烟火气呢?我特意跑去问了一下度娘。顺便也检验一下我理解的烟火气和度娘的解释有多大差距。
写作中的“烟火气”是指文章所描绘的情感、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具有真实感和生动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如同亲身经历一般的情感和生活的细节。
我理解的文章中的的烟火气,更多的偏向写作应该生活化,具有真实性,但缺少生动性。这么看来,我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
读了这两个章节之后,我对烟火气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在第九章里,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和浓重的笔墨,描绘了李彦国老师进厨房做小米焖饭的全过程。而且在第十章里,又加入了李彦国老师在简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喜欢的几种小米饭做法》,李彦国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交代了小米的几种做法,让我对小米有了更深的认识。
看完之后,我对小米的喜爱又增加了几分。我特别想做一顿小米焖饭。在东北,我们主要以大米为主,做米饭的原料用的是大米,而小米是用来做粥用的,所以,在我的认知当中,小米只能做粥。
没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太行山下的王金庄,小米竟然有这么多的做法,小米竟然还可以焖饭,这是我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读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特意进了一下厨房,找出小米袋子看看我所买的小米,是不是太行山下河北省涉县王金庄的,结果让我失望了,我买的小米产自内蒙古。
我想明天一定要去一趟超市,找一下有没有产自河北涉县的小米,如果有的话,我一定要买来尝一尝,也做一次小米焖饭。
在第10章《乡下人的抿节饭》里,作者给我补充了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知识——关于抿节饭的做法,这里边有李彦国老师对生活的热爱,有李彦国老师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还有对未来的期许。
李彦国老师提到,“在他小的时候吃的是糠炒面、糠窝头,这种东西吃得下去,排不出来,就需要人们搭配点面食加以调节,但高山梯田里又长不出小麦,10天8天吃一次玉米面就不错了,但是玉米面擀不成面条。”后来有人发现用榆树根脱皮晒干,去石碾上磨成榆皮面,掺到玉米面里,玉米面具有了一定的粘度,用这两种面做成抿节,煮到锅里不化。那时候的人们在苦难中不断研究,不断摸索,所以抿节饭应运而生。
其实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华北,东北,西南,东南,人们的日子都很苦,在我们东北,虽然没有人会做抿节饭,但人们也去山上,扒榆树皮回来,碾成面,做成大饼子吃,听父亲讲过,困难时期的人们吃榆树皮做成的大饼子,也拉不出来屎,特别痛苦。
这两章内容的描写特别生动,也特别生活化,特别有烟火气,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到我就站在李老师家的厨房里,就如李老师一样去做那两道当地的特色——小米焖饭和抿节饭。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些文友说过,有的时候写文章感觉没有思路,无从下笔。
其实,写作一点都不难,就从有烟火气的地方写起,在家里进厨房,到外面上市场,这两个地方都是烟火气非常浓郁的地方。
进厨房,可以写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可以写如何和面发面蒸馒头的过程。上市场可以去看小摊小贩卖的东西,可以写购买的过程,也可以写对蔬菜的喜爱,包括自己逛市场的感受。
要想使文章有烟火气,一定要勤于观察生活,写作的灵感通常来自于生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能够获得丰富的素材。李彦国老师从容小主都是善于观察的人,在他们的文字里就可以窥见一斑,要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主动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不同的体验。
其次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用记笔记、写日记或手机拍照等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素材,之后再加以整理。
在这一点上,小主妹妹做的特别好,她一直有一个看到什么就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使得她随时发现、随时记录积,随时成文,日积月累下来,现在已经形成庞大的备用文库。
还有,也可以参与各种活动,与别人交往、互动,出去旅游、探险,通过与外在的人和事接触交往,观察不同的人的行为,捕捉他们的思想,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逐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
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还应该进行深入思考,很多时候观察到的东西更多是用于陈述与记录的,但是想要挖掘出更深的思想内涵,那就必须要进行深入思考,努力找寻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也会使文章具有烟火气。
在这两章的描写中,还涉及了不少细节描写。
例如。“抿完了,往铁勺里倒点油,去火上烧红油放进小蒜,在小蒜炒成金黄色时,连勺带调花一齐伸进锅里,立刻盖上锅盖,呼噜噜一阵焖响,特殊的油炒小蒜香味传遍左邻右舍。”这里,通过对抿节饭的气味、声音的描写,让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描绘细节是让写作具有烟火气的重要法宝。
生活需要烟火气,写文章更需要烟火气,这是读这两个章节我的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