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去年暑假回了趟老家,在村口遇见大伯。他穿着一件藏蓝色T恤衫、灰色长裤和一双布底鞋,肩头扛着一把铁锹,眼睛里透着一丝泪光。
我上前打招呼:“大伯,好几年不见了,您身体还好吗?”
他惊讶地看着我说:“你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怎么会是你?我还以为是你姐。”
“大伯,是我,我是老三。大妈没回来吗?您怎么不去深圳带孙子?”
“深圳太热了。你大妈在那边帮忙带孙子,出租房本来就不大。我们一辈子在农村待惯了,我就守着我的老院子,心里踏实。”
大伯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可谓儿女双全。堂妹从小听话懂事,考上了天水师范,毕业后就在天水秦安县支教,就一直留在那里工作,后来结婚生子。虽然同在甘肃省,但两个县城之间需要翻山越岭,出嫁的女儿有了孩子,有太多牵绊,回娘家的路总是远了些。想起有人在朋友圈发过”电动车骑不到的地方都是远嫁,”堂妹确实很少回娘家。就这样,大伯成了守护老院的独居老人。
今天店里来了一位陌生老爷爷,要给外孙子买纸尿裤。他感慨道:“老伴去成都给儿子带孩子了,越老越苦啊。年轻的时候,干完活回家还有口热饭吃,现在,忙着干活,忙着打工挣钱,做一顿饭要吃三顿......
表弟在西安,第一个孩子是丈母娘帮忙一直带到上完幼儿园,挂个钥匙自己坐地铁回家。二胎生下后,小舅子的孩子也出生了,丈母娘只能伺候自己的家孙子。舅妈只能去西安,照看孙女,舅舅退休了,但呆西安他感到各种不自在,他还是喜欢在老家呆着,和村头的老爷爷下棋,打扑克,抽牛九,很是热闹。
这似乎成了一种趋势。生活压力大,年轻人在外地安家,买车买房、结婚礼金耗尽了家里所有积蓄,车贷房贷成了他们身上的重担。刚结婚要孩子,父母不贴补点家用,两个年轻人在城里真很难生存,当然,有女性结婚后不工作,做全职妈妈的,两个人挣钱养家,好过一个人单打独斗,再者,婚姻不是饭票,女性能出来工作还是要工作,手心朝上的时候,你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是最不靠谱的。把孩子送出家门是父母一直以来的心愿,但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光宗耀祖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实力决定生活质量,所有的关系在金钱面前都会显露人性的弱点。
这还算理想的情况。我刚搬来这个小区时,常见一位阿姨翻垃圾桶。我每次倒垃圾都会把矿泉水瓶、易拉罐、啤酒瓶和快递纸盒单独放在垃圾箱边上,方便她捡。有次在街边遇见,闲聊了几句。她说:“前几年带孙子,想着贴补家用,把家里所有收入都给了儿媳妇。这两年孩子大了,老伴走了,我这个老太婆就只能靠捡垃圾过活。”这两年,小区里翻垃圾桶的老人越来越多,面孔也越来越陌生。而我每天匆匆忙忙上班,很少再和他们交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没有足够积蓄的情况下,别指望卖了房子就能在城里过上好日子。在生存压力面前,亲情有时显得那么脆弱。
愿这个世界多一份关爱,少一些苦难,少一些独居老人。
社会是你的,我的,也是他的,但过好晚年生活需要一家人共同的努力,下一代有爱心、责任。老人有健康的身体,老有所乐,老有所盼的希望,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