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迷上一本书,这本书名叫《有弹性的孩子越强大》。之所以这么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个压力剧增时代下的孩子特别需要“弹性教育”。
“孩子的成长之路,就是由温暖家庭迈向复杂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既要培养出坚强面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又要建立起从失望、困境、创伤中复原的能力,还要有与他人和睦相处、自尊及尊重他人的能力,才能在成长中保持身心健康,并从容面对成年后的生活。”书中所说的这么一段话里的种种能力,其实都是在强调我们要使孩子富有“弹性”,形成弹性性格。因此这本书,就着重向我们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思考弹性、管理弹性、情绪弹性、期望弹性、人际弹性及时间弹性。
在这里,我便与大家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三方面弹性:心理弹性、思维弹性和情绪弹性。
01培养心理弹性,让孩子更勇敢应对挫折
近些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越来越关注,同时心理疾病犯病患者也越来越低龄化。不仅仅学校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我们家长也要从现在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每个孩子的心理弹性都不同,有些孩子天生心理弹性大,遇见挫折困难依旧乐呵呵的,有些孩子天生心理弹性小,一点小事就哭的稀里哗啦。但是,心理弹性大小同样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那我们可以怎么培养孩子心理弹性呢?
(1)允许孩子犯错,接受真实的孩子
每位父母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希望孩子这儿好那也好的想法,但很多时候不尽人意。我们要明白没有人十全十美,我们自己也是,孩子也是,所以我们要接受有缺点的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犯错时候不要着急责骂,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安慰他直面挫折。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表扬,避免孩子形成骄傲自大的心理。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或者安慰孩子。家长的处理方式间接影响了孩子的挫折观,所以家长要看情况处理。如果孩子泄气,就鼓励孩子,可以通过分析挫折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这一方式鼓励;如果孩子愤怒,就告诉孩子挫折没有大不了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引导孩子如何通过努力获取成功。
(3)家长本身必须有平和的情绪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胡特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先做好自己,再教育孩子。如果受挫后自己在那大喊大叫,这就体现了家长心理弹性不够大的一面,也让孩子觉得遇到挫折后是可以“大喊大叫”的,所以遇到挫折自己要乐观、坚强,像啊甘的母亲那样。此外,有时候可以和宝贝们谈自己遇到的烦心事是怎么做的,孩子在父母这里学到了,自然就会成长得更快。
02培养思维弹性,让孩子更聪慧应对困难
有这么一句话:“天才的第一步,就是培训思维弹性。”虽然话有些夸张,但是其中也不是没有道理。孩子的思维都是富有弹性的,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固定模式,当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小脑袋在同时开动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假想的思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弹性",家长可以提前培养孩子的思维弹性,不能太刻意的去限制孩子的想法。在孩子的眼里很多事情和家长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思维有待开发,也有成长的空间,在孩子的世界观里,很多东西都有改变的可能性。为了不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弹性,培养孩子的思维弹性,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寻找答案,不要扔给孩子答案
三四岁孩子最喜欢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答不出来,有时候不耐烦便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者说“没有为什么”。这一小小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思维弹性,正确做法是带孩子自己找答案,比如通过带孩子去博物馆、实践探索、查阅资料看视频等等方式让孩子寻找答案。
(2)呵护孩子的思维弹性,支持他的新奇想法
面对孩子的“古灵精怪”,我们不用总说一个不字,反而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孩子的思维。每次都是很新奇的支持孩子的每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小想法,会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有弹性,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在这个时候就会被激发。我们不要去否定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想法,孩子的所理解的很多事情跟我们大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3)带领孩子学着玩,玩着学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学。很多时候,游戏能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游戏,有些游戏还能学到东西,比如可以让孩子学习遵守游戏的规则,让孩子懂得只有遵守规则了才能玩游戏,就像平常我们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
03培养情绪弹性,增强孩子的幸福感
情绪弹性,指的是一个人适应压力或危机的能力。弹性高的人能够做到“迎难而上”,去适应和改变困难。这与心理弹性,有所不同,心理弹性主要指人们对外界压力进行调整的能力;情绪弹性主要是指调整人与自己、他人情绪之间的能力。
情绪弹性强的人能有意识的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遵循本心去生活和社交。情绪弹性强的强的人能坚持不懈的去追寻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奔跑,不抛弃不放弃;情绪弹性强的人可以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被外部压力影响,可以积极的去应对负面情绪和困难;情绪弹性强的人坚信内心,内心充满力量和阳光,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上不逃避不妥协;情绪弹性强的人内心一定是有坚强的信念的,他们懂得社会支持的价值;情绪弹性强的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很强,能够通过幽默的方式为自己解压,用欢乐的情绪调节自己感染他人。
要想孩子能够增强幸福感,必须要培养孩子的情绪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一期《爸爸去哪儿》中,大家都回家做晚饭了,陈小春看到儿子边玩扩音器边慢吞吞回家就生气吼着他“快点”,儿子没有大哭大闹,反而冷静地问“你怎么了?”,并用扩音器淡定地说“你现在可以不生气吗?”陈小春笑了说了句:“我非常生气。”然后两父子就愉快且快速回家了。
陈小春如此高情商,是因为他没有被情绪吓住,他明白坏情绪不是灾难,不是噩梦,不是失控动手,情绪只是情绪,别人的情绪我们是可以反弹。如此,我们也可以教孩子认识到情绪并不可怕,要懂得去理解、体谅他人,懂得读懂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孩子年纪小,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
(2)带领孩子学会灵活处理问题
因为生活我们才会产生情绪,生活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当孩子面对一些事情产生消极情绪时候,就是我们培养他情绪弹性的好时机。当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或者把衣服弄脏时,要用轻松的语气和孩子一起处理和打扫,给孩子打开一个新世界,同时告诉孩子该如何拿杯子,如何干净的吃东西等等。让孩子学会接受现实,并且学着改变当下的困难或错误,不要让固定的思维破坏孩子的思维。
(3)多观察孩子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情绪来源于心,不同孩子有不同情绪,通过孩子情绪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这里,我们要注意同种情绪有些孩子攻击性行为较强,可能是因为心中认同感比较低,我们家长就要注意平时少打压,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当孩子攻击其他小朋友时候要心平气和地与他沟通;有些小孩不喜欢与他人分享,一分享就发脾气,我们要注意平时不能溺爱,要教孩子去友好谦让;有些孩子因为不开心总是不完成计划,我们就要鼓励孩子不论心情好不好都要完成计划,并且我们也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衣食住行,更需要我们的用心教育。我们用心且科学地教育孩子,孩子所收获的虽然不是全部,所成长的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他产生的影响肯定一生的。尤其当我们对他进行“弹性教育”后,他以后生活不管是顺利还是糟糕,便都可以自己应对。这样富有“弹性”的孩子,宛如身上有百宝箱,遇到困难不卑不亢,还能机智解决,这样富有“弹性”的孩子,我们又需要担心什么呢?我们不需要担心他的未来,我们只需要注重如何在现在将他培养个有“弹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