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设计外形
设计出来的作品同时必须具备向用户传达某种信息的功能。让产品“可视化”,即让人第一印象就知道这件物品表达的是什么。
2】设计不需要多么奇特
分辨究竟是否适合做设计,可以通过一点来判断,那就是这个人是否擅长使用“比喻”。抽象点说,是否能将事物和事物相互关联,并且能用很敏锐的眼光发现它们身上的共同点。关联的两个事物之间,差别越大越好。
3】当我们看到一个产品的时候不要想着,哦那我设计一个去超越它。而是应该思考这个产品还有多少发挥空间。
设计师需要做的,不是将商品放在货架上,而是将已经存在却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样我们做出的就不会是稀奇古怪的设计,而是要用本来应该存在于那里的东西,将空白补充完整。
4】养成不管别人关不关注,自己想到什么,都把它第一时间说出来的习惯,才能更轻松地找到设计思路,并得到更多的选择项。
在空闲时间练习和假想客户进行“虚拟头脑风暴”的游戏。
多尝试思考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努力化己为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比如,看到一个新产品,内心便开始想,如果我是该产品的设计师,会怎么做?如果我是消费者,会希望在哪一部分有所改进呢?
记下日程和笔记。一张纸就是一个小小的灵感,几天后拿出来再依次看一遍,如果某些看着没什么感觉了,就一张一张扔掉;每隔几周,对这些小纸条进行一次清理,将各个类型进行归类,也可以将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摆放。
5】“不忘初心”,有意识得回想是怎么一步一步到当下的阶段的。
在推进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团队成员也许渐渐忘了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导致思路脱离了用户熟悉的感觉。所以,越是熟悉,越是需要适时停下来回顾一下第一印象。
在一个设计团队中,永远需要有人提醒大家,“停一下,你们看,大家最开始都不是这么看的啊!”事实上,是因为有了首次印象,才会有后来的发展。
6】比起“完美无瑕”,“笨拙可爱”反而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要想在同类产品中跳脱出来,个性很重要,但只要有个性,就一定会有所不足。比如哆啦A梦,其实遇到老鼠就怂了,而且,只要它的尾巴被人牵住,就会因为断电而无法活动。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点,才创造了故事发生的可能,并让人觉得更真实,更能引起共鸣。
7】“周边视觉”让隐藏于对象周边的创意及时浮现在眼前。
有个简单的方法——无论看到什么,都要第一时间将它和另外一个事物连在一起观察。养成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自觉地想,“那个物体好像这个东西啊”的习惯。
8】尝试从“配角”开始思考
不要做出同时存在很多“主角”的错觉。这时候,千万不要被迷惑,首先要做的是,先将其中的几个当成配角,然后通常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感觉
9】质疑常规
最好从质疑自己身边使用了很久或者长时间没有发生变化的事物开始。比如想想,为何筷子无论什么时候都得是一双呢?
10】用反转“图”与“地”的方法,打磨创意
当我们非要把事物分出主次的时候,其实已经产生了偏见。只有一视同仁地审视全局,“图”与“地”才会是平等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才很有可能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原来只需要把事物的某一面和另一面互换位置,就能毫不费力地设计出完全不同的东西来。
所以,在设计中,最有效的,就是从最开始就着眼于那些大家都不太放在眼里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
11】通过“解构”,清点已有事物
如果太执着于我要“做出干什么什么用的东西”,就无法进展顺利,那首先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拆解、解构,必须将所有已有的事物列在一起逐次检查,然后讨论一下,用现有的东西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12】培养“创意型素质”,从努力“减少”变化开始
所谓变化,其实往往是压力产生的根源。作者认为,保持不变的节奏、步调哦,反复做同样的事情,这能让他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就像人类通过毛细血管吸入氧气一样,我们每一天也都在吸收着来自外界的各种灵感。只有彻底地“呼出”,放空自己,才能吸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