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的电台广播里播着李荣浩的《爸爸妈妈》:“我赠送的外套,过时也不丢掉;不算太小的房,冬暖夏凉的那间放着我的床;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一种莫名的感动袭上心头,明天又要月圆了,映着千年明月光,思念和感动也被拉得愈发绵长……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种自然而又美好的情愫。亲情,是这世间最真挚、最淳朴的感情。不由得想起前两日,我问妈妈:“妈妈,您在六十岁以后还有怎样的理想和愿望?”。妈妈几乎是不用思考地脱口而出:“希望我的女儿和小外甥女儿健康平安快乐!”。这就是一位母亲的理想啊,毫无保留且奋不顾身的爱与付出,从青春到中年再到衰老,心中装载的依旧是对于孩子的满满的爱。
前两日的新闻联播上播出过一个90后的小伙儿带着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在修建高铁的施工现场工作、生活、照管父亲的事情。他说:有人曾劝他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可是他不能,因为这是一个从两岁起就与自己相依为命艰辛抚养自己成人的父亲,是自己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家与牵挂。父亲在,哪里都是家。他养我长大,我陪他变老。”很朴实的父子亲情,但却平凡感人、熠熠生华。
还看见中央音乐学院的老教授夫妻俩,一生养育了两个孩子都很优秀,留学并远居于海外。老两口年世以高,都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老婆婆也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并且生活也难以自理。他们不愿意离乡背井投奔子女,不愿意给异国他乡拼搏打拼的子女增加麻烦。老教授将老伴儿安置在距离小区不远的社区养老机构,自己每天早早赶到养老院陪伴照顾老伴儿。老人闪着泪光的眼睛看尽这一世的相伴,说着老伴儿年轻时,自己因工作常年在外,孩子那时也游学他乡,老伴儿曾在一张全家福的背后用娟秀的笔迹写着:日子越过人越少了、越来越清淡了,我一个人在家也越发孤单了,期盼着全家人再次团圆…”远行的孩子们,记得在另一个远方永远有人用热切的目光在等待,等待一次久别后的重逢。只希望,你们的再次归来,能让等待的眼睛依旧热泪盈眶。
亲情流淌在明月光中,有喜悦有思念有理解有忧伤。不站在岁月的边缘去触碰衰老和死亡,不经历岁月的摧残去承担责任和力量,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这一份亲情的重量。“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眼眉低垂,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睡意昏沉…”当皱纹爬满了曾经年轻的脸颊,当疾病缠遍曾经健硕的身躯,我们的父母有着怎样的恐慌和难过。他们是否会在某一个寂寞的午后,想到疼痛、想到孤独、想到疾病或者死亡…又有谁可以安慰和抚恤这一种来自生命的不可抗拒的生长。就像养老社区的另一位老奶奶说的:“从头到脚全是病,只是目前不要命。”这一句听似幽默的话里又隐含了多少无奈和忧伤。在这些时刻,我想好好给父母一个拥抱,静静陪在他们身旁,说说话或者唱支歌。告诉他们,我们一直都在,并且永远。就像他们爱着我们一样。
我们那样爱我们的孩子,胜过我们自己的生命。因为孩子来自于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经历了孕育与生产带来的生命礼物。孩子让我们有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愿意无私地给予呵护和养护。孩子是新生的力量,让我们也获得新生之力量。我们更愿意倾入热情去塑造和描绘这个崭新的小生命,因为一切新鲜而美好。但我们的父母呢,我们渐渐老去的父母呢?他们也把一生中最好的爱全部给予了我们,然后他们变成了老小孩儿。情感上需要陪伴、生活上需要照料、与世界的沟通渐渐迟钝、各种疾病的侵扰……我们爱父母,就该走进他们那个渐渐安静、渐渐无力的世界中,懂得和陪伴,就像当初我们还是小孩子,他们爱着我们一样。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对生命始末最完美的诠释和注解。
一年一次的元宵佳节又要到了,月亮又要圆了。抬头望月,我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和故去的亲人;低头怀想,我拥抱着那一份近在身边的炽热温暖的父母亲情。若生命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抵达,愿你我在这月圆时刻都能找到灵魂的站点,做一次短暂的爱的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