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医生,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以及《人类理解论》。
《论宗教宽容》:相信人的本质是带有理性和宽容的。
《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
《人类理解论》:探究知识的性质和人类探究真理的能力。
简要叙述下其中的一些思想:
1.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可以捍卫自身以及属于自己的东西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自己。哪怕是亲人之间,夫妻之间,一旦踏过底线,也没啥好客气的。
不能因为是某人的配偶,是某人的子女,就丧失了自由。就只能顺从另一方,沦为养儿防老的工具人。
当然自己也不应该侵犯他人权利,去人身控制,去冷暴力,去道德绑架。
洛克:每个个人都拥有他自己,每个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是同样自由而平等的。
2.公私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忠孝不可两全”这句话是有问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兼而有之的,鱼与熊掌为什么不可以兼得?
你点一桌子菜,不见得点了青菜,就不能点萝卜了。
白天去公司工作,下班照样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可以出差一个月,又能请年假和家人出去休闲。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和喜欢的人见面,聊聊八卦。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典故仅仅是个例。我们并没这么伟大,没这么大的职务,其实也没这么忙碌,不要拿个例做榜样。
公私利益完全是可以调和的。
3.人更重视现实快乐
“现在快乐”和“将来快乐”相比较,当然要抓住“现在快乐”,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今天可以到手100万,赶紧放到口袋里。将来给你1000万的空头支票,毫不犹豫,一定选择现在到账的100万,将来的事儿谁知道,捂不住。
有些创业公司给你承诺股票期权,将来上市以后你就是千万富翁,你就是钻石王老五,与现在每个月给你加500元工资,你选择哪个。
个人会变,对方会变,公司会变,世界更是会变。
管不了这么远,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才是正道。
4.启示必须由理性裁断
不应该迷信,变得神神叨叨,任何事物都应该相信理性。
哪怕有宗教信仰,对于信仰中原本没有的,毫无根据的来源。比如占星术,梦的解析,都应该由理性来裁断,由理性作为依据。
更不应该拿民间信仰和佛教相结合,鱼目混珠,佛学可没有“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的内容。
5.人类要保存自己,就需要理性
不能凭着感觉走,你要生存,就应该保存自己,要有方法。
碰到蛮不讲理的人,和他硬扛没有好处;懦弱也不行,对方拿你当软柿子捏。
你要有方法,要有对策,要圆滑。
什么时候骂两句,什么时候呵呵一笑算了,什么时候报警,什么时候耍无赖,什么时候藏起来让对方发现不了,什么时候不动声色让他猜,让他拿捏不了你。
你完全就是夏日天气,喜怒无常,说下雨就下雨,说开太阳就开太阳,一边下着滂沱大雨一边开着太阳,毫无规律可循。
面对强大而又不友善的人,怎么保存自己,什么方法对你有效就怎么来,完全不用讲规则,讲君子协定。
6.盖然性必须有两个根据,与我们自己的经验一致,或者以其他人的经验作为证据。
洛克相信“经验主义”,不相信“本来就是这样的,不需要在生活中去验证”的理论。
方法“对别人有效,对自己没效”,那么从个人经验来说,就是无效。
有人觉得白天读书好,有人就是喜欢三更半夜看书,才来感觉,才能激发灵感,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切不可变成“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书上说的是正确的的,对你而言未必是对的。
自己去试一试,检验一番,对你有效果,对你产生价值,为你带来好处的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7.在我们婴儿时期所受到的任何琐碎印象,都会对我们以后有相当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洛克:我们不应该让一个“愚蠢的女仆”告诉小孩在晚上时会有“小妖精和鬼怪”出没,否则“夜晚便会永远和这些可怕的念头结合在一起,他从此再也摆脱不掉这些想法了“。
如果你有孩子,让他尽可能远离这些子虚乌有的荒唐的故事,远离恐怖片,不要平白无故地去吓唬孩子,同时彻底远离那些“喜欢吓唬孩子,擅长讲鬼故事”的江湖术士。
在人际交往上,要有“孟母三迁”的魄力,说断交就断交,你都影响我孩子了,没啥不好意思的。
自己已经有这种封建迷信思想,并且深深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作为成人就应该学会自我治疗,不断暗示自己这些是假的,尽快走出阴影,塑造一个积极阳光的世界观。
洛克对于伏尔泰有极大影响,而他在自由和社会契约上的理论也影响了后来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托玛斯.杰斐逊以及其他许多的美国开国元勋。
洛克的理论激励了后来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