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回归学校教育的本质: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有用之才。当认真解读我国“双减”教育大方针后,发现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目的是摒弃无效作业,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基准,优化作业板块,重视学生差异化,结合中考大纲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策略地布留作业。 有效的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巩固,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转化。
郭媛老师从教初中数学十余年,作业布留一直精而简。因此,特将她的作业布留方法分享给大家。
作业分层化
根据学生个性差别,分不同层次地布留作业。她将日常作业分为三个等级,能力强的同学做拔高题,普通同学做课本后习题,后进生做简单的计算。这样分层作业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课后能够有效思考,普通同学紧扣中考大纲,后进生基本计算能力得到强化。
错题做三遍
第一遍做错的题,老师讲完后,在错题上更正一遍;课后,再将原题誊录在错题本上,自己再做一遍;考试前,再复习一遍错题本中自己曾经做错的题。学生进入初中之后,理科知识将偏向于题型理解和逻辑分析,较小学数学难度提升一大截。对于小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样将一道陌生的题转化为熟悉的题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化繁为简,稳步提升,为后续更强的理论学习和概念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易错题考两次 为了强化学生对题的理解,分化习题难度,对于做过的试卷,郭老师在讲过一遍后,常将学生易错题摘录出来,重新整理成一套试题,隔段时间再考一遍。以学生学会弄明白为基本要求,重复训练,使学生逐渐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同类型迁移。
以教材为根本
目前中考大纲逐年变化,而课本则是中考大纲的“晴雨表”。根据教材编排梯度,可以估量中考梯度;根据教材删减内容,可以预测中考考点内容变化;根据教材概念来历的“前生后世”,可以延展至中考的综合题或者新定义题型的推理方法。让学生熟悉教材,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课本上的定义和概念都有自己的解读,习题都有做题痕迹等,在教材的一亩三分地上“开花结果”。
知识堂堂清
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郭老师会根据学生本节课所学,提前准备好10道练习巩固的小题,确保一般同学能在10分钟内全部完成。郭老师并当堂批阅,批阅完成后总结,让学生们当堂改错。这样可以做到作业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既考察到了学生当日所学,又能根据学生知识“盲区”指导习题课的内容设置。
“双减”政策,是对学生学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老师教学艺术的重新考量。无论如何,学生能减的是作业量而不能减去作业的效果,老师可以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又要确保教学质量。二中人在“双减”的道路上,一路反思,一路摸索,以求能办真正东光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