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收拾办公桌的时候看到去年的一个辅导资料,打开随便翻了一篇阅读,讲了一个小孩子小时候看了一本关于警察的书以后就立志长大当一名警察并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这种心灵鸡汤有时候还是挺能引发人共鸣的。
小时候生活在村里,玩玩闹闹,理想处于混沌状态,直到小学四年级读了一本《中国近现代史》,才觉得历史如此好玩,加上五年级刘建文老师口吐莲花的本事,便有了将来做个历史学家的想法。初中的时候历史考过几次满分,当时史生亮老师经常拿我做例子,当时觉得历史这门学问很好玩。到了高中,历史变得枯燥了,背的东西也多了起来,这种条分缕析有点伤了自己的积极性。
高考时候自己的发挥不太好,去泰院中文系的时候,自己有一次转系的机会,当时自己心里矛盾地很,有三条路可选:去历史系;去政法系;再就是去外语系。在打听到政法系不学法律还是专攻政治学的时候,我果断奔向另外两条路,但就在岔路口的时候,我犹豫了:学历史是自己的兴趣,但是听说就业不好;学英语可以考专业八级证,将来可以当翻译或出国。当时的自己想的是如此虚幻,结果周游世界的理想胜出了。
大学这四年其实自己对英语也是有点喜欢的,但始终没那么强烈,尤其是对语言学和教法敬而远之。大三的时候上网看到了上海交大出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心中为之一振,于是买了很多教育学的书看,梦想着自己将来也能去大学当个教授,春风化雨,指点江山,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大二开始就一直关注《南方周末》,有一次看了一篇专访秦亚青的文章,顿时对国际关系的好感剧升,去读书馆也专挑那些大部头的看。大四的时候买了专业书准备考北外,但又不知道怎么抽风换来换去,而身边的建伟他们都如愿升入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毕业以后,自己就像一个长满刺的破烂山芋,自以为什么都行,但其实什么都不是。刚当老师那会儿,自己觉得去人大附中当个老师都屈才了,但现在看看,自己连个县里的优质课都没拿到奖。现实总是残酷的。
荣格曾说过:每个人无意识里都有一个灵魂导师(斐乐蒙),他会引导你走出黑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我的导师在什么地方。
去年的时候看到了行动派的微博,才直到世界上有一群人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依旧没有放弃,每天热情洋溢地迎接新的挑战,自己真是自愧不如!
我也要寻求改变。
于是我开始背单词,每天读一本书,跑步,做翻译,做产品,虽然改变很细微,但心中希望永在!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优势不在于你的学校、学历和专业。你的优势在于你的生活、生长、受的教育、朋友、世界观,还在于你对待周遭世界的认真程度。真正优秀的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且不遗余力!
关于梦想,我们总还是要有的,而且要脚踏实地去做。因为我们知道,梦想最可悲之处不是你暂时没有,而是有一天出现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完全够不着,白白着急上火,跟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一样!
这几天看了几本熊培云的书,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来中匆匆度过一生”
加油,牢记心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