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儿女双全的二宝妈妈,我理应感觉很幸福,因为儿女双全自古就是中国人追求的一大人生目标。
可是,在育儿过程中, 却是家有儿女,喜忧各半。
女儿大儿子三岁半。陪伴女儿的过程,温馨甜蜜,甚至可以用“浪漫满屋”来形容。
儿子出生后,我继续copy女儿的育养模式,不料却处处碰钉子,我终于意识到:
原来,男女大不同,是真的!
儿子只要醒着,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玩具,又像一只开关坏掉的老收音机,停不下来。他无知无畏地折腾着,我常开玩笑说:“看男孩儿得闭着眼睛,不是眼睛不好,是心脏不好。”
闺蜜也几次无助地对我说:“感觉市面上的育儿书,根本就是为生女孩儿的量身定做的。”她两个男孩,既无书可参照,又不敢当猪养,于是总被家里两个毫无章法的男孩儿搞得焦头烂额。
生孩子不会让你变老,但养儿子绝对挑战你的耐性。
在养儿的“漫长”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终于晋升到养儿的初级入门阶段了。家有男孩的,不妨多参照以下几点:
1、爱和柔软能造就男孩儿成长中的坚韧
相比女孩儿,男孩天生缺乏安全感。他们对关系洞悉不敏感,无法精准体察人与人之间用以传情达意的语气、眼神和态度。
因此,同年龄的男孩儿,总比女孩儿显得更“孩子气”,也正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和安全感。
女儿小时候,和我很默契。一个眼神,一句话,她就知道我要做什么,想表达什么。她是我乖巧的小跟班,是另一个“小我”。带女儿的过程,又轻松又有成就感。
而儿子的养育过程,道阻且长。他像块小狗皮膏药,黏人,没有安全感。
除了没安全感,他还“自省”能力差。做错事,遭到妈妈禁止,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完毕,才来顾及“关系”。
每当发泄完情绪,儿子都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问我:“你还爱我吗?”我不语。他提高音调又问:“妈妈!你还爱我吗?”我干脆答道:“爱!”他不满意,又:“你不会好好说话吗?”我只得拉长音调,柔声说:“爱——”。
如热恋中的爱人,他不会凭我长期的行动来评判我对他的感情,只能根据这一时语气的软硬,来判断我是否依然爱他。
只有每次我都同样温柔地对他说话,他才肯相信:妈妈是爱我的。
多像一头小兽,你要长期用感情和温度来驯化他,他才是你的。
养育男孩儿,一定要多些温柔。他们渴望温柔和安全感,就如鱼儿渴望大海一样。足够的爱和温柔,才能造就男孩儿日后成长中的坚韧。
2、赞赏和肯定让男孩儿更自律
男孩儿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渴望“快长大”和“更强大”的念头,有力量感,是他们终生的追求。
儿子最近的口头禅只有两句,第一句是:“我已经长大了呢!”第二句是:“我可厉害了呢!”
而女儿小时候这个年龄,她就已经“不想长大了”,因为怕长大后会离开妈妈。可见,女孩儿心思之敏感。
可男孩儿,由于对关系、情思不是很敏感,他们往往在事后才能“回味”起先前的感觉。
成长阶段的男孩儿,就如一棵无所顾忌一心向上的小苗,哪里有阻挡,哪里有叛逆,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变得更大更强。而赞赏和肯定,则让他们更自律。
儿子幼儿园老师曾讲过两件事:
孩子们在幼儿园洗手,水龙头开得很大。老师说:“手冲湿后,要关上龙头打肥皂,不然会浪费水。”
再洗手,儿子冲湿手后立刻关上水龙头,问老师:“你认为我浪费水了吗?”老师夸奖他是懂珍惜的好孩子。
那一上午儿子表现都异常乖巧,老师的指令,他执行得特别好,不拖沓,不拧巴。
临近午饭十分,有小朋友在教室乱跑,老师告诫他们:不要乱跑,容易摔倒。这时,儿子轻手轻脚地走到老师面前,用港台味儿的小普通话问老师:“老思,你认为我跑了吗?”
得到老师的肯定,儿子表现更好了。那天接园,老师奖励了他贴纸。
孩子天生渴望得到肯定,男孩儿更甚。争强好胜的心理,让他们渴望做的比别人好。
赞赏会让他们从多巴胺传递的杂乱情绪中,准确捋清自己的想法,去适应“规则”和环境。
育养男孩儿,多一些赞赏和肯定,准没错。
3、洞察和耐心是给男孩儿最好的养料
男孩儿荷尔蒙更旺盛,这让他们调皮、好奇、好动、好斗、好“头脑发热”,还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执拗里不愿出来。
科学研究表明:男孩脑内负责语言、推理及感情的纤维束的体积要远小于女孩脑内的纤维束体积,因此,男孩左右脑之间的联系非常少。男孩思维也没女孩那样周全、细致。
女儿小时候,玩具玩完,总是主动收拾好。房间里很清爽。
轮到儿子时,面对满地的积木,他耍赖、调皮,就是不好好做归纳。
后来,我发现,他特别在意存在感和价值感。这大概是男孩儿们形成自我担当最初始的心理吧。
再让儿子帮忙收拾,我通常要给他个冠个称号:“妈妈的小帮手”、“小小卫生保持员”、“家里的小班长”……
每当这样的称号一出现,儿子就像被念了紧箍咒的孙悟空一样,不用循循善诱,就把任务内化成责任,积极得都有些矫枉过正了。
不但帮我收拾屋子,还时刻提醒大家:“你们都要保持屋子卫生,我是小小卫生保持员,你们都得听我的!”
和男孩儿相处,如果凡事都硬和他们热对着干,一定会两败俱伤。
耐下心来,才能发现和男孩儿相处的秘密。
4、顺从和放手让男孩儿释放天性
男孩儿比女孩儿更勇猛无畏,他们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喜欢“意气用事”是每个男生的特点。但渴望亲自尝试,又是他们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
相比女儿的中规中矩,儿子更喜欢凡事自己做。
但三四岁的孩子,是非对错并不明辨,许多潜在的危险,他都难以意识到。明令禁止的祈使口气,反而会激起儿子的叛逆心理。我常常采取迂回手段,来处理孩子的头脑发热。
儿子对“驾驶”极其感兴趣。有次,他非要试试开电车是怎样的,趁我不注意,他把钥匙插入拧开,真的就要去拧车把了……
我及时发现,当时真想呵斥他,可又转念一想:孩子懂什么呢?
我赶紧设置难题:“小朋友手那么小,怎么刹车啊?”这提醒了儿子,他停下动作,想了想说:“等我长大了,我再学开车!”
一场“扯皮拉锯战”被成功避免。
大多数男孩,都是“顺毛驴性格”, 处理孩子情绪上的问题,顺从更适合。而面对没有危险的新事物,则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探索。
男孩子天生精力旺盛,安全的释放方式,更有助于他们坚韧性格和良好体魄的塑造。
养育男孩儿,顺从和放手并不矛盾,兼收并蓄的养育方式,正适合男孩儿这个能量无限的小宇宙体。
5、尊重是对男孩儿最好的引导
男孩儿正义感强,他们天生喜欢抱打不平,伸张正义。
有次带儿子户外玩,他被一个蚂蚁群包围的毛毛虫吸引了。
密密麻麻的蚂蚁,攻击噬咬着胖乎乎的大绿毛毛虫,毛毛虫不堪忍受,挣扎痉挛并尝试翻滚。
儿子问我:“妈妈,它们在干嘛?”
我告诉他,那是蚂蚁们在围猎毛毛虫。
儿子听后瞪大眼睛,非常气愤地说:“它们(蚂蚁)那么多人,欺负一个人(毛毛虫),这群大坏蛋!”
说着,他不由分说,拿起树枝驱赶蚂蚁,解救毛毛虫……
孩子的世界观正在萌芽阶段,先认同世界的好和公正,是他们接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此阶段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正义感。
对于男孩子,抱打不平是他们的通病。无论何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需要引导的,是男孩儿好冲动的处事方式,而不是他们天生有正义感的认知。
尊重男孩儿,是让一个男孩儿长成男人的最好方式。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教养模式决定一个孩子的个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也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70%的矛盾问题皆因沟通不畅所致。因此,要想收获一个好孩子,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心思,
每个柔软、通透的男孩儿,在成长过程中,必定受到过更多的善待。他们时刻能及时体察旁人情绪,并作出恰当回应。他们懂事却不失天真,他们是不被强权压抑长大的孩子。
而恰是柔软的孩子,才能在这个世界徐徐向他展开的规则时,会愿意展开怀抱去接受,并遵守。
养育男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