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分享东西,只有一个规则,东西是谁的,谁有决定权。
在游乐场玩,只有一个规则,先来后到,谁先来谁先玩,所有人轮流玩。
规则可以避免很多矛盾,但规则不会消除矛盾。
但是当两个孩子同时跑到了滑梯,前后只差0.01秒,都不承认自己是后到的那一个。
所以,“先来后到”的游乐场王牌规则失灵了,芭比Q了,怎么办?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假装看不到吗?不是有句话说,把孩子的社交还给孩子么?
孩子的社交还给孩子,这个规则也得分情况讨论。
如果娃可以像事的后你这么冷静,在滑梯跟前讨论出个办法,剪子包袱锤,谁赢谁先滑,或者其中一方格局大,觉得我先滑后滑无所谓,那么当然可以把孩子社交还给孩子。
但此情此景下,大多数娃没法格局打开。
更常见的情况就是这个姐妹儿描述的,矛盾升级,两个孩子打起来了。
这不能怪孩子,换位思考下就明白。
你这么想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终于来了,你和一个陌生人同时到车门,司机说最多还能上一个人。
下一班车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来,来了也不一定能挤上去,你会主动谦让对方上车吗?
你是不是也得问一句——都是第一次做人我为什么就要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