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6
2022.20.7
今日分享:
最近看了一部听说了很久,但从未认真看过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观后感触很多,最主要的收获总结是:你的生活方式、你的世界与你的格局、眼界、认知息息相关。
入狱前夕,安迪是一家银行的副总裁,因为妻子有外遇而感到愤懑,因无法证明妻子与妻子的情人不是自己杀的而被关入肖申克监狱。
入狱当夜就目睹因为害怕、不愿服从的同伴“罪人”被狱警打死。
在监狱里,无论愿不愿意,只能选择服从。
正如安迪的好友瑞德所说:
“监狱是个奇怪的地方。起先你恨他,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
可有眼见、有追求、坚信希望的安迪,用了19年的坚持与努力,让自己重获自由、人生破茧成蝶。
正如尼采所说: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安迪就是一位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永远相信美好的希望,永远敢于追求、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他的眼界成就了他的世界。
影视中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折射生活。
我们不断妥协、臣服于现实生活,就是从恨生活,到习惯生活,再到离不开生活,一步一步被体制化。
在肖申克待了50年的老布,出狱后不适应50年后的社会生活,带着紧张与独孤选择自杀逃离。
“选择逃避”的老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我们,甘于待在不是很喜欢的当下,渴望走出去、渴望改变,但又因害怕而不敢迈出那一步,只能不断习惯当下,然后离不开它。
可能你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没那么夸张,让我改变还是可以适当改一下的。
但设想一下,用你的50年待在当下不是很喜欢的环境,50年后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改变,你还会觉得不夸张吗?你又有多少个50年呢?
如果主人公安迪没有满足自己野心的眼界,他可能在肖申克坚持不了多久,可能出狱后步老布后尘。
也正因为安迪的眼界,支撑他即使处于低谷,也心怀希望,带着美好的希望,在肖申克里熬着。
眼界决定了你的世界,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影视中有一句很契合的话: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安迪就是这样,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的鸟儿,即使被关在黑暗的肖申克里,即使被关了19年,他也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支撑他逃离肖申克。
他独特的高眼界支撑他19年来一直有这样强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