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十分文章七分改。当你觉得自己的初稿差强人意时,别忘了接下来的修改才是艰巨的任务。
写文章过程中,要把写和改分开来。写作是作者角色,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发挥想象力;改是批评者角色,要心狠手辣,舍得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
大师们的作品都要经过多番修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7遍,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结尾部分修改了39遍,曹雪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如此,才有了这些传世的经典作品。
鲁迅先生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
01 检查主题是否明确,素材是否切题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修改的第一步就是检查表达的观点、选用的素材是否有跑题现象!就像高考作文似的,如若跑题了,内容再精彩也是零分。
可以自问五个问题进行检查:
1)观点是否能够说明主题?
2)所选素材是否能够支撑观点?
3)故事案例是否真实可信?
4)表述的信息完整吗?
5)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信息?
分析下面这篇文章,标题是 “你的圈子,决定你人生的走向”。有三个小标题 01 你的圈子什么样,你的人生就什么样;02 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净值;03 优质的圈子,就是跃迁的机会。
从小标题字面意思来看,与主题很相符。选用的案例也是比较支撑标题观点的,分别用了网络流行语、朋友的故事还有网络上的故事,读完觉得很贴切,确实如此。
要做到这一点,在选题、找素材的时候,就要下功夫,修改时要着重检查。
02 润色文章语言,删除冗余字词
文章写好后,如何对字词进行推敲,对语句进行修改?
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心坐下来朗读,一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四遍,从中发现缺陷,边读边改,使之顺口。
1)删除多余的 “的”
余光中说过,少用 “的” 字,是一位作家得救的起点。
文章中绝大多数 “的” 字都可以删除,因为“的”字是白话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但却不能表达什么有用信息。
写完文章后,可以统计一下文章中使用了多少“的”字,删去可用可不用的那些。
2)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长句多了后,读者阅读体验不好。可以把长句切分为短句,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减轻读者阅读负担。
3)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标点错误、文法错误
小时候写作文就要求检查错别字,当时还学会了很多修改符号。
这个错误最容易忽略,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平时多翻翻字典,了解每个字的用法,遣词用句是写作的基础功。
03 检查内容逻辑是否有问题
文章逻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顺序”。
它指的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进行介绍说明。
逻辑是否自洽,关系到能否让听众明白你在讲什么,这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逻辑出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提炼小标题不到位,二是内容没有分类、组合。
如果发现文章逻辑混乱,内容散,怎么办?
1)罗列出文章中所有的观点、素材
2)按照一个维度排序、分类,比如空间、时间、认知深浅程度、事物类型等,切忌胡乱搭配,东一言西一语。
3)调整顺序,重新组合
总之,文章修改过程也是很好的反思与学习过程,经常修改,才能日日有所精进。
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以上就是修改文章三步法,知易行难。那么写完一篇文章后,修改工作就从坐下来朗读一遍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