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把大学称之为象牙塔,一种解释是说,象牙是宝贵的,所以象牙塔是神圣、纯洁和幽雅的地方;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象牙塔用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而大学,正是这地方。不管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为恰当,亦或是你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大学,都是我们每个人十分向往的地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2005年到2020年,转眼十五年。
2005年秋天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此前我对大学的印象就是那种有着气派的校门,茂密的树林,高耸的建筑,清澈的湖水,绵延的草坪和浪漫的爱情……这是我从好多校园偶像剧上看来的。那时候大学给我的感觉就应该是一个尽情享受、恣意驰骋、纵情挥洒、肆意玩耍的地方。可当我真的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发现我错了,这不是我心目中大学的样子。
为了真正圆自己的大学梦,我打算退学,但当时由于跟家里沟通不畅差点闹翻,紧接着又不得不妥协。与此同时我也尝试着去接纳这一段大学生活。当一切都似乎在有条不紊的往前推进时,一本书竟然改变了我此后的人生轨迹,我开始有了退学的念头,在寻求亲友的支持之后再次跟家里宣战,终于,这回我赢了。
我虽然成功的说服了父母让我回来复读,但没能用成绩为自己的决定正名,我再次落榜。但这时的我开始学着破罐子破摔,在填报志愿是随便爆了一所大学草草了事。
第二次上大学并没有太多的纠结,在家人的支持下,我直接放弃了入学资格,开始了第三次复读。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再加上家里的压力,上半学期我开始变得堕落,其实那更多是一种绝望。在经过之前两次风波之后,所有的人都开始不相信我,也不再看好我,更糟糕的是开始看扁我了,并且这些人还是我周围一些很亲的人。那时我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逃避,就像一只鸵鸟一样,将自己的头使劲埋在了土里,可是这并没有什么用。艺术考试的失败让我彻底断了这条以所谓“捷径”通往大学的念头,这次经历使再次撞到南墙的我直接头破血流,我痛定思痛,卸下身上所有的包袱,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背水一战。
最后,我终于打了一次胜仗。不是打败了身边的对手,而是击溃了身体中那个懦弱退缩的自己。虽然在报考志愿时再次出现插曲,庆幸的是我还有比较好的大学可以上。
只有真正痛过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我之前一直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当一切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所以当时的我非常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
记得之前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调查文章,上面讲的好多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由于大学四年选择享受生活而没有继续提升自己,结果在毕业之后变得很平庸。大学四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选择以何种方式读过,毕业后的结果也绝对天壤之别。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一般人的四年大学,我足足花费了六年时光,这一波三折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怀着这份对大学生活的感恩,我时刻都逼迫自己有一种危机感,时刻都敦促自己要不断学习进步。
我已经是被淘汰过两次的人了,当我第三次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的时候,和自己一届的高中同学此时已经上了大三。相比而言,我的腿已经比别人要短了,别人在往前走,而我只能选择跑,这样才不至于被落下很远。
在大学比较好的外语氛围下,我发现了自己在外语学习在方面的天赋,于是在大学四年相继学了6门外语,有好几门都能做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大四上学期用自学的法语击败法语专业的同学拿到了第一份工作OFFER,着实让我为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感到自豪。
在毕业那天,我回首这来之不易的四年大学生活,有满足,也有遗憾。在收拾好行李离开校门的那一刻,我问自己,如果让我可以重新来过这大学四年,我会怎么选择?答案依旧是肯定的,我还是会这样来过,甚至会比之前更加努力。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十年前的那次退学风波,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是好是坏,我不清楚,也没法去猜测。其实人生本来就没有如果,一切因果皆是命中注定。
在这本书中,我以由大林作为主人公原型,将自己在大学那些年经历的一切都真实的刻画在这个人的经历中。本书一共40篇,每一篇都讲述至少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同样被一条时间的线索串联在一起,从前到后伴随着他走完了这大学六年。每个篇章的故事并没有进行过分虚构,而是以真实存在的形式进行展现。这里面有滑稽可笑犯痴犯傻的闹剧,有青春懵懂青涩单纯的恋爱,也有毫无怨言无声无息的耕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这六年人生的影子。
所有,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大学时光,也为自己以后回味这段往事留一个念想,同时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去勉励即将走进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你选择用哪一种方式去度过大学生活或许将决定自己毕业之后的人生轨迹。
最后,愿每个人都可以幸福的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