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广美,都要进美术馆呆半天。
其实看不出作品好坏,品不出精髓,但缓缓走过一幅幅作品,都有种感动涌起。
有时候就如拍全景一样,只是置身在这样被色彩线条填充的巨大空间里,都觉得是无比美好的。
而不论懂与不懂,相信总有些痕迹。
而有些作品,也总会打动我,可能是色彩,可能是人物的眼神,可能是某个细节……
今天2018.4.6
大学城广美美术馆有两个展览,一个是名为《光之言说》的玻璃作品展,来自各大美院和艺术学校的精华,让我的呼吸在透明中凝固,穿行。另一个是《常态,片段》是广美美术教育的共享,感受到学校的开放与诚意。
这明明是灯泡,却其实是莲藕
这明明是椅子,却让人看着老担心视线都能把它碰碎
这明明是陶瓷花瓶,却其实是玻璃
这块泥疙瘩一样的也是玻璃作品,完全颠覆认知。
展览的前言说,起名为光之言说,既是提现玻璃的特质,也是表达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这种艺术时,其实也是一种光的传播。
真不知道有多少光与色的神韵,经一张张口的吹弹,经历火的淬炼,凝固成眼前的物件,无论你蹲下来,看多久都感觉看不够它的变化,明明是凝固在眼前,但却感觉一切在流淌。
这两个作品反映的是山水。一改我觉得玻璃易碎轻佻,驾驭不了山水的厚重的成见。感觉这是活的山,活的水,蕴藉了千年故事,万年风物。
当我看到它时,我想到湖面被石头激起涟漪,看到题目《一瞬间》时,觉得真是个好题目,瞬间永恒就是这个作品传达给我的感受。
艺术总是在似是而非之间引人思索,颠覆认知。
无论观者是否读懂创作者的心思,一百个人或许有一百种解读。这其实就是魅力,如果每个人看到都是一样的,那只能是生活。
这组水母最让我觉得惊艳
玻璃的剔透把水母的魔幻表现得很好,只是柱状感觉束缚了水母的张扬,变成一种禁锢。若是一个延展的空间,自由游弋,相信更美好。只是,或许创作者正想表达的是水母失却自由的凄丽呢。
带点遗憾,带点残忍,或许更能触动我们的神经。
这个作品叫魔镜,我们会联想到那个童话故事。
我首先去看那个孔,而那其实不是镜,就是一个孔,看过去就是流动的现实。而寓意或许就是那清晰或隐约的眼睛。魔镜看得到世界,看不到人心。人心繁复,其实都是现实的投影。
《透明的声音》是一个动态的作品,开始只听到底座摇动粗糙的声音,俯身静心才听到玻璃轻轻碰撞的明亮而轻柔的声响,透明既写实又传神。
第二个展《常态,片段》
门口展着这组作品。
好像很杂乱。尝试解读。
金属硬物中间的裸女
——艺术就是在坚硬粗砺的现实中,布设温柔和想像
水管中间的音响设备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是精神的水源,是流淌的动力
用高档木料做成的风机
——用精致的态度,对待最普通的生活
两根两个人高的油条……
——这就是精神粮食该有的高度
任何解读都可能是多余的,都可能是自我禁锢。
这是广美师生的作品,有的甚至是课堂的速写笔记。
这种笔记式的分析,却是种启发。
每幅作品都是一盏灯,都是一片花海。
懂与不懂,都曾被照亮,都有花香相随。
有人说过,美术馆与图书馆再多都不为多。
陈丹青就常呼吁,让学美术的孩子更多的看到真迹大师作品而不是照片。
法国的孩子,读小学就常常被老师带着到卢浮宫临摹大师名作。小小的他们肯定不懂,但日以继月的熏陶,他们的眼界又岂是临摹照片的孩子所能企及的?
某天,带侄女去一个书店,想给她买几本书,但满目都是几年级几年级读物,故事被抽丝剥茧,剩下骨架,插图粗略。那些美的东西呢?孩子能喜欢吗?
记得以前在某个大书城买到的基本手绘版童话故事书,一本三四几个经典故事,手绘的画面充满质感和诱惑力,别说孩子,我都喜欢读。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和欣赏水平。
最近获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环游记,讲述的是有关死人的世界,满屏幕顶着骷颅头的人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主题太沉重,这些画面太恐怖。
但是和我一起去看的侄女从头到尾被里面的人物,故事,音乐所吸引。
这和那种缺脑的熊出没相比,带给孩子的何止是观影的享受。
懂与不懂,都有痕迹。
我们都如这搁浅的鱼,远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