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指波长、频率或能量带的范围,特指以每秒周数表示频带的上、下边界频率之差,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的,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吞吐数据的能力。计算:B表示带宽,F表示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为: B=F(MHz)×D(bit)/8
注意:这个计算方法是针对仅靠上升沿信号传输数据的SDRAM而言的,对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的DDR来说计算方法有点变化,应该在最后乘2,因为它的传输效率是双倍的
1、主板前端总线带宽
总线: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作为一种设备,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
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一个CPU默认的前端总线是唯一的),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是影响计算机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前端总线的速度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同时也是限制CPU性能的怕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2、CPU带宽
CPU总线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快的总线,同时也是芯片组与主板的核心。人们通常把和CPU直接相连的局部总线叫做CPU总线或者称之为内部总线,将那些和各种通用的扩展槽相接的局部总线叫做系统总线或者是外部总线。
计算机详细配置信息查看工具:CPU-Z
3、内存带宽
从功能上理解,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显然,内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宽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常常说道的“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除了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延时周期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当CPU需要内存中的数据时,它会发出一个由内存控制器所执行的要求,内存控制器接着将要求发送至内存,并在接收数据时向CPU报告整个周期(从CPU到内存控制器,内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时间。
4、PCI总线带宽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一种由英特尔(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133MB/S(33MHz*32bit/s),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
5、PCI-X带宽
PCI-X接口是并连的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s Interconnect)的更新版本,仍采用传统的总线技术,不过有更多数量的接线针脚,同时,如前所述的所有的连接装置会共享所有可用的频宽。 与原先PCI接口所不同的是:一改过去的32位,PCI-X采用64位宽度来传送数据,所以频宽自动就倍增两倍,而扩充槽的长度当然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除此之外,其余的包含传输通讯协议、讯号和标准的接头格式都一并兼容,好处是3.3伏特的32位PCI适配卡可以用在PCI -X扩充槽上,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将64位PCI-X适配卡接在32位PCI扩充槽上,不过,频宽速度将会大减。 这个总线宽度倍增的改良版本对一些专业储存控制器,例如SCSl、iSCSl、光纤信道(Fib re Channel)、10GBit以太网络和InfiniBand等其它传输装置,仍然无法提供足够的频宽,因此引进PCI-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接口以提供数个不同速度等级
6、PCI-E带宽
PCI Express是继 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后的新一代总线接口, 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PCI 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兼容性方面,PCI Express在软件层面上兼容的PCI技术和设备,支持PCI设备和内存模组的初始化
7、SATA硬盘带宽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2001年,由l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在当年的IDF Fall 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 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 ial ATA2.0规范。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SATA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