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些是去年读的,一起整理了出来。虚构类的小说方面,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推理、科幻还有武侠。其中推理很少买纸质书,大部分看电子版,除非是很喜欢才买来收藏。而科幻呢,却是基本都看纸质,书橱里整整放了一长排呢,总觉得可以反复琢磨。在我看来,如果推理小说改成电影没有什么兴致,因为谜底都已经知道了,但却一直期待喜欢的科幻改编成电影版,因为在自己的想象里,故事和画面都不足够完整,而且也十分喜欢高科技元素的电影题材。
下面的五本是读来感觉还不错的,推荐给大家,都是硬科幻。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区别在于,这个科幻概念是不是故事的关键发展因素。
NO.1《孤独深处》
作者:郝景芳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推荐:四星(一星鼓励分)
这是我们的宿命。我们平时是瘦弱难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和别人不一样。我不知道你平时受到怎样的嘲笑,但不管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你的独特。选择自己是一种勇敢。
郝景芳,清华物理系本科,经济学博士。以《北京折叠》获得最佳中短篇雨果奖,不知道《奇异博士》的伦敦折叠是不是有借鉴呢?这本是她的科幻小说集,然而《北京折叠》并没有我想象的好看,略微失望。但这本小说集里面,最戳我的却是《最后一个勇敢的人》,印象挺深的还有设想特别的《弦歌》。虽然这本比不上《三体》般划时代的突破,但在国内科幻里也算中上乘,毕竟国内的科幻小说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NO.2《球状闪电》
作者:刘慈欣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五星!疯狂打call!
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我是因为这句话入的大刘坑,看完感觉膝盖碎的咔咔响,从此迷恋上了所有量子物理的周边。出版了这套中国科幻基石丛书的姚海军说,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是差距。但我觉得,更是想象力的差距。如果人家是从0到1,即使我们能从1到正无穷,两者的差距也不少于一个鸿沟。我觉得多看看优秀的科幻作品是很好的事情,不仅仅能拓宽想象力,还能完善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因为科幻小说经常会有一个特别且宏大的架构,会带来很多思考。我一直深深的遗憾,物理很晚读到它,数学很晚读到《费马大定理》,因为看完对物理数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却没有再深入学习的好机会了。
大刘写这本真的是命运的安排,本来一直在酝酿中,结果因为医生的误诊迅速付诸了行动。这本小说,以真实历史记录里球状闪电的特性和行为为依据,讲述了一个你根本猜不到结局的故事。因为是大刘早期的作品,虽没有三体来的恢弘,人设与情节都有不少缺陷,但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想象力的世界真的有千万种可能,从此量子物理在我眼前展开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奇妙世界。
看这本前,可以补一些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什么薛定谔的猫,什么测不准原理,还有波粒二象性等等等。
NO.3《永恒的终结》
副标题:关于时间旅行的终极奥秘和恢宏构想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推荐:五星裂墙推荐
人类无限的可能,才刚刚开始。
阿西莫夫在我看来是神一般的存在,我的敬仰之情如涛涛的黄河之水连绵不绝,他真的就是“天才”的代名词。在我各种无意识的买买买囤书以后,惊讶地发现我囤完了他基地机器人帝国三套外(据说是科幻圣经)加另外三本科幻的读库所出全套。他全知全能,一生著作近500本,关于科学,数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随笔,文学……涉及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每一个范畴,曾获得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这本书即使出版于1955年,但领先了不止一个世纪,在今天看来依然远甩如今的科幻N条街,构建了时间旅行的完美框架,是他科幻小说中的最高杰作。这本书适合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看完,强烈推荐给大家。
NO.4《时间回旋》
作者: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推荐:三星
在这个不断演化的宇宙里,我们留不住任何东西,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什么都得不到。自从我转化到第四年期之后,如果说我有领悟到什么,那就是,我们短暂的一生就像一滴雨水。我们向下飘落,但我们都会在某个地方找到自己的归宿。
2006年科幻最高荣誉雨果奖最佳长篇,因为这个奖我特意买了一本看,但这本评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很排斥。对我来说,不是很合胃口,故事很简单,叙述不够紧凑,即使是末日情节也没有太强烈的冲突,或许是我暂时还没有领悟到精要所在。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有主角光环,没有拯救世界,所做最勇敢的一件事就是在末日前翻山越岭去救了一个女孩。而另一位大部分认为的男主是天才型人物,背负了太多的责任,结尾时他为了追求真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深刻演绎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2.0版本。
虽然我吐槽了不少,但总的来说,是可以一读的故事。
NO.5《让时间停止的女孩》
作者:罗伯特·富兰克林·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三星
前天遇见了小兔子,昨天是小鹿,今天,我遇见了你。
各种重复的常规轨道是为了没有天分的人存在的,如果你没天分,最后就会陷入一个常规轨道,更进一步说,如果你没天分,又顽固得不愿承认你不具天分,那就是你自己选择待在常规轨道里。
这本是作者的短篇小说集,获得雨果奖提名,比较有名的两篇算是科幻爱情故事,比较冷门。我一开始看的是电子版,因为第一篇太喜欢了立马去买了纸质书再读,结果好看的也就是前面两个故事《让时间停止的女孩》《蒲公英女孩》,外加《飞天煎锅》。其他的一些,要么写的比较普通,要么弄不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个感觉和那时候读张悦然编辑的杂志《鲤》系列后半本的短篇小说很像。科幻小说,需要很特别的立意,然后还能把故事讲好,真的挺不容易的。比较推荐前两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