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李琳
是什么让人类的财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是什么带给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过去的一年多,“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家行动…“创新”二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各个领域绽放其迷人光彩…
我们对创新这个词早已不陌生,创新,创造而又颠覆,在这个创新的时代,跳跃的思维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成了一种必需品。创新是新的思维框架,Face book的创立者和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一颗创新大脑迸发出了创建社交网络的想法,最终给他带来了巨额收益,并将全球五亿多的人联系在了一起。腾讯QQ,微信等社交平台无疑也是创新的成果,我们置身于一个皆有可能的时代,创新让未来更加充满想象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等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影响颇大。中国高铁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从引进技术到领先全球,短短十年间,高铁不仅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了世界目光,技术创新让“中国速度”在世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创新是硅谷一直以来的源动力,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
基于科学引发的创新,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起人类进程的一座里程碑。科学登上历史的舞台,人的创造力开始成为推动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的核心要素,创新以及创新的精神,如同找到了生命的基石,得以成长、得以强壮。
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发展,日本政府把目光转向了科技教育,依靠科技来促进经济的伟大复兴,建立高科技高资本高附加值的新兴企业,通过一系列教育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生产率大大提高.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日本依靠科技创新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东地区唯一产油的国家--以色列,自从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从海水淡化工厂到8200部队,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军事科技产业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眼球。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依旧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把创新作为实现国家强大的唯一出路的以色列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我们不难看出创新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持久生命力,我们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发展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田湾核电站是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建成的,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协议和总合同,俄方负责田湾核电站总的技术责任与核电站调试,中方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及大部分安装工程。然而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故障,俄方迟迟不给解决,整个工程处于停滞状态,我国技术人员自主创新,弥补了技术漏洞,改变了受制于人的被动状态,将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从0到1》一书中写到“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积极思考的头脑,保持着活跃的好奇心,寻找新兴事物,在创新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愿我国成为培植创新的热土,放眼世界去往那些创新强国并向其借鉴,为发明创造活动提供一个便利、高效的制度空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站在时代的前沿,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