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刻,都是最后的时刻。
今日有些懒,不怎么想写字。刚才参加了一个简书的日更挑战,我想我不要记住它才好,让这些事情变成一个习惯就好。
就当作举手之劳就好。
今晚想谈的是“习惯”和“打卡”。
为什么要“打卡”呢?我最近恰好负责了一项打卡的活动,对我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能够看到孩子们自发地在群里发送他们打卡成功的消息,无论用时如何、亦无谓正确率怎么样,我就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来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无上感动的事情。
近两年好像“打卡”这一件事情愈演愈烈了,乃至于前段时间微信出文禁止了所有App的打卡分享“免学费”等等行为。有些人会很反感——“为什么你打这么一个小小的卡也要发出来炫耀一番呢?”
我和另一部分人一样,并不这样认为。
我觉得打卡,首先,在朋友圈分享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是正能量的、或者说“并非是不恰当”的内容,其实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其次,“打卡”这件事其实很有意义,对个人而言,通过分享,我们其实是可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的,而且这个归属感并不需要明确地“依赖于某人某物”,是我们自发的;其次,对一些动力不那么强的人,其实“打卡”是一个非常正向的引导行为。
我见了我的朋友圈里的大哥坚持每天跑步大约五公里,九百多天了;我也见了每天晨跑跑步十公里的叔叔,也许也有几百天了;还有每天学习英语的小朋友,更是不计其数。
从博弈论的角度,选择善良和正向的行为是群体的最优选择。打卡不仅仅是正自身坚持的某种动力,也是成就他人的一种方式。
我的打卡行为就是由他人带动起来的。
暂且不论是否“很有收获”,但是“起码小赚”。
哈哈,以上便是我对于“打卡”的态度了——相比较于“能够获得森什么”,不如去关注“坚持一件事带来的影响”。
以下是今日记事:
1、今日上午工作,虽然是在家里,但是七点前也起来了,——我知道了,如果不想赖床,晚上就多喝水~
哈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呢,早上起来的一个好处是我有好好地吃了早餐(此处为自己鼓掌)。
2、下午的时候去花了23块钱实现了一个儿时的梦想——看了一场龙珠的剧场版《龙珠超:布罗利》。人不多,买票的时候只有我自己,甚至我一度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包场看一场电影啦!
然而并没有。
不过我还是挺孤独地坐着的,前面几排只有我自己,后面的多是情侣,或许是爸妈带着孩子——应该是爸妈看,龙珠也是一代人的记忆了呢。
这让我想起来我小学的时候在老家的小学门口看露天电影的场景,还想起来了我在老家地堂上和爷爷奶奶们吃完饭后就着星光看电视的场景——小学门口当时的电影还是要用手摇胶带的很老的投影仪,我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带着一大部机器和好几卷沉重交代的电影人到底是不是电影人,我唯独还记得的是当时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年度一遇的高兴。
奶奶家的电视柜这又是另一幅美景了——电视柜、凉席、小板凳、星空、地堂、夏天傍晚从地面蒸发出来的热腾腾的气息、还有大人们的喧闹声,对了,还有萤火虫。想必我单单说这些,你也应该能够猜到了,那是多么宁静的一幅画面。
3、晚上回去培训,看到公司好多人,来了许多新的伙伴,办公室热闹而繁忙,井然有序,每一个人都在其位做着贡献。
我欣赏的不正是这样的一个场景吗?所以我每每都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便好了,或者能够把手上的东西做得更好就好了。
不过我总觉得自己是懒。
也挺恍惚的,我好像突然就是“老人”了?
不,我愿我永远是“新人”的心态。
4、晚上和小武一起去吃饭,哈哈哈,小武一直吐槽菜好清淡。
5、今晚回来抽了20分钟健身,做了“核心训练”。
我大概地看了一眼训练记录,在前面的“突击减脂训练”上一次的训练时间已经是109天前了,“核心”恐怕还要更久。
不敢说以后就一定能够重新拾起来,不过还是有这个小愿望。
练一次有一次的开心咯。
今日也有出岔子,心急了便没能把事情做好。
希望自己好好睡觉,这样精神会集中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