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一季
——我读《诗圣杜甫传》
文/张永刚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人生如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循环往复,个中滋味,皆是美好。
可是,当你走进杜甫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在他的生命里,仿佛只有一个季节——秋。那里黄叶纷飞,孤寂凄凉;那里秋霜似雪,悄怆幽邃;那里虎啸猿啼,哀转久绝。
其实,他也有过短暂的春天。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少年的杜甫深受先祖杜预的影响,虽然母亲在他出世后几年便去世了,但他在父亲与二姑的呵护下,依然成长的乐观健康,依然希望能够像先祖一样,成就一番伟业。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杜甫不仅学习诗文,而且九岁就开始临摹虞世南的书法。这样的学习提升了杜甫的艺术修养,也成就了他“诗圣”的美名,他成年后的许多诗里都有对书画的深刻见解。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青春的杜甫学有小成,诗文在洛阳城也小有名气,连大他二三十岁的崔尚和魏启心都愿意和他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交往。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学霸杜甫并不是书呆子,而是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少年郎。人生的春天里,他也曾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甚至有点不可一世。
甚至,他也有过热烈的夏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的杜甫像所有的大唐才俊一样,开始将近四年的漫游。他登上邯郸战国时期赵王兴建的丛台高歌怀古;他又在齐景公狩猎过的青丘打猎;他游览泰山后写下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不朽之作《望岳》。热情似火的年纪,他拥有如火一般的热情。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青年的杜甫广交朋友,他和李白、高适肆意享受难得的欢聚时光;他与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草圣张旭齐聚长安,把酒言欢,写下栩栩如生的群像图《饮中八仙歌》。豪气干云,意气风发。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青年的杜甫立志辅佐君王而且成就要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气变得敦厚淳朴。他深知,对于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书生来说,唯有科举及第,才能有所建树。但第一次科考他就失败了,但他那时毕竟年轻,而且他也觉得凭他的才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后来,他三十多岁只身留在长安,赠诗朱门,希望得到显贵们的援引。他甚至给唐玄宗连续举行的三个盛典作了三篇赋,并投入“延恩匭”中,怎奈奸相当道,直到他44岁,才被授予一个河西县尉的小官。积极的求仕之路给了杜甫重重的打击。热烈的夏季很快便过去了。
从此,他的漫漫人生之秋拉开了序幕。
杜甫三十五岁到长安,整整十年时间,坎坎坷坷,一事无成,建功立业的梦想破碎的连一点渣滓都不剩了,剩下的仅仅是一把年纪和一副病躯。他写诗逢迎达官显贵,希望能实现他的济世梦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还发现了官场的黑暗。在王侯将相之中游走,看遍了骄奢淫逸;回到市井之间,他又沦落为贫民,饱经忧患,看遍疾苦。这十年来,他一面感慨朝堂的腐败,一面还要出入这些人的门庭,可是,他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他是身处淤泥而不染。生活是最好的磨砺,那个时期,他的思想越发成熟,心境越发深沉,对情感的把握越发真挚,对文字的运用越发朴素。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开元末年守边将领好大喜功,不惜挑起战争,却把人民推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官府派遣御史到处抓人,带上枷锁直接送到军营。杜甫写下第一首为广大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看到杨国忠兄妹及家丁骄奢淫逸、作威作福的场景,触怒了杜甫的心弦,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丽人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宝十四年,四十四岁的杜甫在长安困守九年,终于得到了官府的任命,做了河西县尉。他赶回奉先去探望久别妻子,可是,当他兴冲冲地推开门时,他不满周岁的儿子刚刚被饿死。回想自己身为官宦之家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他悲从中来,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深刻描写了安史之乱前的社会现实。
腐败的朝堂,黑暗的社会,让杜甫的目光由上而下,虽然自己深受贫困之苦,但他更多关注的是人民的疾苦。可是,他不知道,对于他来说,灾难才刚刚开始。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开始了,杜甫也真正走进了人生的秋天。
安禄山势如破竹占领洛阳,直逼潼关,长安一片混乱,杜甫带着妻子一起搬到了白水。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白水也成了沦陷区,杜甫真正踏上了逃亡之路。逃亡路上,杜甫疲惫不堪,身体羸弱,跟不上家庭队伍,侄儿发现返回才找到;小女儿饿得直哭,杜甫担心她哭声引来虎狼,只好把她的嘴掩住;突逢大雨,没有雨具,没有粮食,只得在树下休整;到达鄜州,山洪暴发,无处落脚;听说太子继位,他便北上延州,投奔肃宗;未出鄜州便被叛军俘获,送到已经沦陷的长安;深陷长安,思念妻儿,忧国忧民;肃宗迁回凤翔,杜甫又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到凤翔去见肃宗;肃宗感其才德,授职左拾遗;房琯被冤,杜甫不顾生死上书救援房琯,结果触怒肃宗,被放长假……
杜甫,正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深秋。
肃宗回到长安,杜甫继续出任左拾遗。恪尽职守,谨小慎微。两代皇帝的斗争,断绝了杜甫的政治生涯,他被贬出长安,做了华州司功参军。职位降低,他更多地看到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生活现状。他回家探亲,岂料东都洛阳也陷入混战。亲没探着,只得返回华州,一路上亲眼目睹战乱时人民所受的种种痛苦,写下了“三吏”“三别”以及“二叹”几组传世名篇。一路的见闻让杜甫对朝廷不再抱任何幻想,他愤然辞官而去。辞官后的杜甫带着家眷前往秦州,结果发现秦州也不太平,杜甫靠着侄儿和朋友的接济度日,生活困苦不堪。忽然有人邀请杜甫去同谷,结果一家人艰难到达,却找不到邀请者,命运和杜甫又开了一个大玩笑。没有亲朋接济,杜甫一家饥寒交迫,更是难过,生活陷入绝境。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一家决定南去成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难以想象,在那个只能靠双脚的时代,一家人跋山涉水,是如何经历万重险阻到达成都的。
成都给了杜甫暂时的温暖和惬意。他住在草堂,过了人生当中少有的两年欢乐时光。我们最熟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竟然是他后来生活最安定最美好的时候写的,杜甫人生的坎坷不平与困苦不堪我们可想而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个黑暗的雨夜,杜甫用他火热的仁者情怀,对处于凄风苦雨中的天下寒士表达了无私的关怀。
杜甫住在成都草堂,高适来了,严武来了,他的日子也好了。玄宗肃宗去世,代宗继位,召严武回长安,杜甫送了一程又一程,从成都一直送到绵州。不料又遇兵变,只得到梓州去投奔李瑀,但依然无法回家。直到宝应元年(762年),杜甫才把家人接到了梓州。正当杜甫准备沿嘉陵江南下出蜀时,严武又回成都,杜甫在他府里做了幕府。但近距离的接触,让杜甫看到了严武的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加上他看不上那些为了保全地位而阿谀奉承的人;再加上他有肺病和疟疾,他只好请假回草堂暂居。
高适死了,严武也死了。杜甫在成都有没有了依靠,也没有了奔头,于是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带着全家买舟南下。嘉州,渝州,云安,夔州,赤甲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乱世之中的漂浮不定,让杜甫对人生有了太多的感伤。“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诗是诗人的解药,诗人在诗里舒展着自己苍老的身躯,放任着自己无限的凄惨。
杜甫老了,他想他的家乡了,他想回到他的洛阳去了。
从江陵到公安,从公安到岳阳,从岳阳到潭州,从潭州到衡州,从衡州到……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
杜甫老了,杜甫累了。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
杜甫老了,可是,他还是在为国家的动荡而忧心;杜甫累了,可是,他还是在为人民的困苦而悲悯。
冬天慢慢来了——
杜甫怀着对国家的深重忧虑和对人民的莫大悲悯,割舍了与他同甘共苦的夫人,抛下了谋生乏术的儿女,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永远地放下了他写诗的那双手,在湘江之上,静静地,静静地,漂浮,漂浮,就去他漂浮的一生……
人生如四季。可是,杜甫的秋季太长太长,杜甫的人生太苦太苦。然而,他在那个凄凉的秋天,依然憧憬着春的烂漫,夏的热烈;他经如此凄苦的人生,依然胸怀天下,心忧黎庶。他用文字,记录了真实的社会现实,成为我们走进大唐的必经之路;他用深情,关爱着天下的苍生,成为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
人生如四季。没有秋的四季是残缺的四季,同样,没有秋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不经秋风扫,难得硕果累累;不经秋雨淋,难见傲骨铮铮;不经秋霜打,难登高楼层层。秋,是凄凉,是肃杀;秋,是锤炼,是锻造。经秋之物,才能春来蓬勃;经秋之人,才会坚强执着。秋,真乃是一个好季节也!
对于杜甫来说,人生一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