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个思维模型
希望对你有用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选择自学一个没有接触过的行业,但是看很多理论解释都觉得太复杂?
比如,自学平面设计的小A,理论知识看了一堆,但是每天在地铁站,或电梯间里看到各式各样的电影海报、展览海报,依然觉得眼花缭乱,只能凭借感觉来得出好不好。
当然,这种问题难不倒设计行业的大牛,无印良品首席设计师原研哉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好方法,可以一下就看懂平面设计。
原研哉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平面广告设计,都靠三层建立: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在三层中有其所长。”
例如,原研哉亲自设计的2005日本世博会的海报,背景层使用了浅灰色,图形层创作了兔子,森林与形状的组合图形,信息层创作了一个接近金色的文字组合。这三层以下、中、上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了一幅大作。
你接下来用“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的概念去看你身边的海报,就会发现自己对平面设计一下就入门了。
所以你会发现,在「知识体系」搭建越来越完善的时候,大脑可以迅速调取和合适的知识,快速而精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什么是知识体系?
有人说,知识体系本身就存在,不同的领域已经有专家把他总结出来,体系已经足够完善。但我认为,知识和真理一样是相对客观的,不存在任何绝对完善的知识,一切都是需要人们发现并验证。人类没有发现验证的“知识”尚且不叫知识。知识体系是基于人而存在的,别人总结的是别人的,你吸收得到的知识体系才是你自己的。
红绿蓝分别代表不同人的知识体系;黑色圆代表知识本身的知识体系。
所以,我认为知识体系包括人的知识体系以及这个人知识体系里知识本身的体系。
知识本身的体系是相对存在的。一个知识点,从全人类来看,可能从A到X都能发现并验证,但有的人可能只知道A到C,有的人可能只知道C到G,人的知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接下来,为了更丰富大家对人和知识体系以及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用“点线面”来举两个例子。
余华是一个知识
假设下面这个点代表你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个知识点,比如说我一个朋友超级喜欢的现代作家余华(从外部来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余华”就是一个知识)。
余华作为一个作家,我们自然明白他的重点在于写作,尤其是小说。沿着这条线,我们知道他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等优秀的长篇小说,以及其他短篇小说、随笔和杂文。
但实际上,余华曾说过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余华和鲁迅这两个知识点就连在一起了。余华的《活着》被张艺谋拿去改编拍成电影,还获了国际大奖。让巩俐和葛优更加声名大噪,这是后话。《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在2014年被韩国演员河正宇自导自演成喜剧片......一个余华,关联了如此多的信息和新知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愿意去深究余华的作品,其写作风格首先无疑是批判式的真实,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有人说,“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先锋代表的余华从冷酷、暴力、血腥的“零度情感叙述”转向了温情脉脉,平淡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到了21世纪,余华开始注重故事情节性,细节铺陈和强度叙述,并用庸俗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写作风格转向了通俗。”
当然,这个信息在作为知识之前,需要经过验证。假设事实,余华在描写现实的道路上打开了另外一条路,由先锋文学转向通俗文学。
但其实余华何止这么简单,围绕着他的知识可以是无限的,不止是其写作风格在不断演化和延伸。其涉及的题材,视野角度,语言的运用都可以作为一条条深究的知识线纵深剖析。
如果说我们弄清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下了定义和结论,再去挖掘其写作背景和个人思想,会发现“余华”这个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无限复杂的网络,可能你需要成为一个余华专家,才能全面了解余华,甚至连余华自身都不知道自己身上赋予的知识点有多少。
更别说《红楼梦》这样的巨著所引发的“红学”运动,从而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算得上宇宙黑洞。吓得本人完全不敢拿《红楼梦》来举例。
知识体系构建轨迹,均是点线面的逻辑。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知识本身的知识体系即知识点的定义、构成、条件、背景、历史、用途、功能、方向、外延等等知识组合。一个知识,也可以看做其有一个知识体系。它是无限的、变化的、复杂的。需要各个领域的人类来共同发现和验证。
根据六度理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小,结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互相关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网络球体,彼此互相穿插、相连,直至形成了一个黑洞一样但里面隐藏着大量知识的宇宙世界。
我们同样可知,个人的知识体系即一个人基于自己的基因和背景下从自己的兴趣、需求、特长出发而拥有的认知、经验、能力等等综合的智慧。这是私人的、可控的。也决定每个人的差距和与众不同。
例如黄金,颜色为黄色, 代表着帝皇的权威,也代表着贵重等黄金元素,这些关联,就是普通人也会具备的基础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呢??下面分享一些心得
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方法
▼
构建知识体系工具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可视化人的大脑。并通过网络技术链接所有知识数据库,系统地帮助人获取、筛选、储存、整理知识,当然整个构建过程都离不开人本身。
首先要解决的是获取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知识来源主要是下面三类:
一、公共知识,包括图书馆、亚马逊/豆瓣/IMDb等网络数据库、维基/百度百科,公共可查询网页、资料等。
二、他人知识,而且是自己可接触的人。以前必须是线下面对面,通过授课、交流等方式;现在通过网络,通过分享互动,人人都是传播知识的渠道。
三、自己的知识,就是自己记忆、消化的知识可产生新的知识——内化和外化的结果,这一步非常关键。
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前提是获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书籍,不管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只要你是阅读系统、优秀的书籍,或多或少对你都有帮助。也就是,在链接人和知识之前,首先链接人和书籍。
知识体系的可视化,关键在于让构建者逻辑明确、条理清晰,方能帮助其不受挫、不厌烦的继续下去。所以构建知识体系工具应该明确信息的组织方式,以用户为中心,先是用户的主题,接着才是书籍、文字、图片这些载体。
或许当你看到这的时候,你正在朝着构建知识体系的路上一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