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高考出成绩了。
各个媒体都在转发大学排名,人口出生率,教育资源,专业选择分析等等。知乎上此类问题热度也高了,趁着组织活动的机会曝光自己的创造者也不在少数。
我本身不是需求方,不过介于对未来教育行业的关心,也会点开些文章来看看。一篇国际教育的文章吸引了我,我也分享给了即将结婚的闺蜜。滑出几个数据,比如国外和国内的教育差100年,国内私教便宜的300一小时,贵的五六百。深感教育的艰难。
这里先不谈国外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是如何如何超越了国内教育,单单谈在应试教育下的内卷,就足矣让任何一个家有儿女的父母操心了。(虽然也有不内卷的,看城市几线的分割线就知道了)
顺带gj还想禁止校外补习,真是呵呵哒。
我虽然不完全同意高考一战定终身,但以大数据的视角来看,高学历人才薪资远高于低学历的,这是十分确定的趋势。只不过以zg的发展机会,低学历的人上升之路并没有被完全堵死而已。
学历作为第一块敲门砖,的确已经决定了奔跑的起点和速度。至于低学历人才嘛,起点还是可以提的,速度就完全得靠自觉了,至少在同等努力的情况下还是弱于前者就是了。
我老家内卷大省湖北,我家是那种父母从来都不见老师一面的,更别提送礼补习,甚至我母亲神经大条到就知道我读到几年级了,连我在几班都记不清。唔他们这么放养我还是考出来了,真是好命养了个自觉的娃😂
所以,我说话的可能无法被某些人认同,大概也不一定对,大家看看就好。
高考的知识其实还不到拼天赋的程度,这个考试的核心就算在匮乏补习资源的情况下,也能靠努力勤奋来达成。就像衡水的范例,很直观的说明严苛的管理高负荷的锻炼的确可以打造出高分成绩。
只不过你受不了刷题到凌晨,每天只睡四五小时的苦罢了。
如果以上这种大量重复属于最死最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办法,那么私教无非就是帮你少走了一些弯路,比如针对性的加强弱点的克服,串联起那些脑子里的短板知识点。可以少在已经熟悉的领域浪费时间,能集中火力攻击难点,并且有一个高纬度随时应答辅助帮你走一段小捷径。甚至提供一种老师没有解析过的视角,以(另一个人)全新的体系来重构知识点。
说白了还是增效。
但,把一个体系的知识装进自己脑海里,这个世界上只有他自己能做。
能有大家都一样的标准来测试(虽然某些地区偶有不同),这场战斗的评定方法如此清晰粗暴,要是这样还不公平,那以后的人生里简直没有公平的事情可言了。
毕竟这长战斗中,人家的父母还不能开挂,给他们家的娃捎上考场呢。要是可以外挂,人家的装备早就燃爆了...
当然,以上这些看法,都是建立在公立学校的老师勤奋负责有师德,能干掉那些校外开班的小班老师的情况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