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媛媛
晨光熹微时,我扫开一辆小黄车。这钢铁之物便成了我的坐骑,载着我穿过半醒的城市。车轮碾过柏油路面,发出细碎的声响,与枝头麻雀的啁啾相应和。
行至文联路口,非机动车道上挤满了送孩子上学的电动车。那些钢铁甲虫互相推挤,发出不耐烦的鸣叫。我皱了皱眉,把车头一偏,便滑入了右侧的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平坦如砥。我的小黄车轻快地掠过一个个白色箭头,晨风拂面,竟比在非机动车道上畅快许多。我想:偶尔为之,当无大碍,况且现在没人发现。
正得意间,忽见前方斑马线旁立着一抹荧光绿。那颜色在晨光中格外刺眼,像一片不合时宜的树叶。待近了才看清,是个年轻交警,正用戴着白手套的手向我示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四下张望,宽阔的机动车道上,只有我这一辆小黄车,黄得突兀,并且理直气壮地违规。
"同志,请靠边。"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捏住刹车,鞋底蹭着地面,发出难听的摩擦声。交警走近了,是个四十出头的大叔,眼神如同刀子一般,扼杀着我的面庞。
"知道为什么拦您吗?"他问。
我支吾着:"可能...是走了机动车道?"
他点点头,从腰间掏出警务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顿了顿,又说:"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靠车行道右侧行驶。"
我辩解道:"非机动车道太堵了……"
"所以就能违法?"他反问,嘴角微微上扬,"要是每个骑车的都像你这么想,机动车道岂不是要变成混行道了?"
阳光忽然变得毒辣起来。我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后颈火辣辣的。所以想起来还有10分钟就迟到了,心里如同麻绳搅成了一团。交警掏出罚单本,动作麻利地填写着。他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像一只啃食桑叶的蚕。
"罚款20元,现在可以扫码缴纳。"他撕下罚单递给我,"下次请注意。"
我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上面"20.00元"几个红色数字格外刺目。忽然想起上周目睹的一场事故:一个骑共享单车的年轻人被汽车刮倒,车轮离他的脑袋只差寸许。当时我还暗骂那司机不长眼,现在想来,那年轻人怕也是走了机动车道罢。
扫码付款时,手机屏幕反射出我涨红的脸。20元不多,却买来个教训: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成为马路上潜在的危险分子。
从此我骑小黄车,再不敢越雷池半步。非机动车道再挤,也甘之如饴。偶尔看见有人骑上机动车道,总忍不住想喊一嗓子——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只是下意识地摸摸口袋,那里曾装过一张价值20元的罚单。
这罚单一直被我夹在日记本里,成了一枚特殊的书签。每每翻到这一页,那日的晨光、汗水和羞愧便一齐涌上心头。原来规矩二字,不是束缚,而是护身符。不是枷锁,而是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