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日分享了一篇,很多同修感觉非常好,很受益。
今天再分享一篇:气血充盈的秘诀。
那么,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聊聊,气血到底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那些好处?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咱们人体自身的大药,是生命之源。
气血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就能得到充足的精微物质的濡养,功能运行自然正常,整个人就会容光焕发气色好。
这就是咱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士,不论男士还是女士,给人的感觉“神采奕奕,仙风道骨,气定神闲',就跟咱们自己身体里的“气血”有关。
气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一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与血之间是形影不离的关系。
如果没有气的统率和推动,血就到不了身体需要的地方;而没有血作为基础,气就会变成身体里的邪火。
二
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三
中医治病讲究“求之根本”,就是要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根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而气血亏虚是百病之源,各种疾病都跟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办法补充气血,使气血充盈、运行无阻也是修复脏腑功能、治疗很多慢性病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等等,所以气血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在风水学里讲就是“风和水”,简称“风水”,在人体就是“气血”,这就是“生命风水”。
包括有很多改运的学科:五行改运、数字改运、风水改运、穿衣改运、饮食改运、颜色改运、性格改运····等。
其实背后都跟生命本身有关,那就是“气”。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这么一段: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及避凶
十三逢苦要无怨,十四不固执善恶
十五荣光因缘来
从这么多学科中,都能看到,各个文化从不同方面解读“气血的重要性”,那么从“睡仙禅学”咱们有没有睡着觉就能睡出好气血的“艺术”呢?
咱们就通过“睡仙禅学”:睡出好身体,睡出好健康,睡出好精神,睡出好鸿运。
在聊核心修炼技术之前,咱们看一下,那些人能修炼此“睡仙禅学”。
什么人可以修炼呢?
工作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及“体力劳动者”均可修炼此睡禅。
作为恢复神力、精力、体力之禅法,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妇女更为适宜,几分钟、几十分钟都可进行。
通过修炼“睡禅”达到祛病、安神、延年、益寿。
“睡禅”古称之为“睡仙体系”,共有十三式,这里咱们有:显学九式、隐学三式、含学一式。
更多的以后慢慢深聊,咱们继续进入今天分享的核心:
昨天分享完,很多同修感觉非常好,有几个同修问这个【气血】有没有睡觉来疗愈的,说这个血压很困惑人,那么今天给所有同修分享一个:气血充盈的秘诀。
好啦,不多说了,咱们一起来参研具体实践实修技术:
一、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肢自然伸直,肘关节略屈,手心向下置于身体两侧,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
身松体静,神态安详,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二、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看得越远越好,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之间,收回后闭目,向下一直看到足心的涌泉穴。
要求从身体里面走,深入沿着断线走。也就是神收回到两眉中间,再到泥丸宫,然后下降进入下田,再从下田分两路,沿双下肢直达涌泉。
有浅深的不同。
初学者一般:
第一种:从表层下至足心涌泉穴。
第二种:也可以从骨髓腔下行至涌泉穴。
意领行,走浅可以疏通经络,入深可以带动骨髓腔变化。
断线指的是:从天门到前阴的连线
三、呼吸
呼吸要:细、深、长。
吸气:想象从涌泉穴慢慢上升到脐下小腹处;
呼气:想象从小腹处慢慢下降至两脚涌泉穴。
吸气:全身微微内收,意念到下田;
呼气:从下田放到涌泉穴,下行越深入越好。
深呼吸24次后,转为自然呼吸。
四、功效
此卧禅:可调整血压,输布血。
降血:顺化血中之的升逆状态,防止血向上冲逆于胸脑,缓解头部的压力。
调压:将血压调整至正常范围,低血压者可升压,高血压者可降压。
在【呼吸】过程中:
呼气时:加重意念,利于降压;
吸气时:加重意念,利于升压。
此卧式,除可输布血外,还可提升血的质量和功能。
从养生角度讲,“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从下田到涌泉穴这条通路通畅,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盆腔的压力才能减轻,进而循环代谢增快。
注意事项:练习时,一般以自感舒适为度。
气能生血,血能养气,
气能行血,血能载气。
气血不和,百病乃生,
调补气血,从睡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