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到春夏这个名字,是偶然间在网上随意浏览娱乐消息,知道了她凭借个人首部电影获得了金像奖影后,打败了她的竞争对手汤唯、杨千嬅,张艾嘉和林嘉欣,并且打破了当年张柏芝最年轻金像奖影后的记录。
看她写的那封命名为“一封及其啰嗦的自荐信”(左耳)的时候,我竟然有种,能够感受到她当时写这封信时的坦诚,就像是,在看自己的个人成长报告。倒不是说我跟她的成长经历很像,而是,看她写的文字,我始终能够被她的真实通透所感染,这种感觉就跟她在奇葩说上的发言一样,有种句句戳人心的真实,这样的女孩,我喜欢。
她的自荐信中有这么一段:我从床上写到地上又回到床上,从理智写到茫然,到痛哭焦躁,我尽力了。很久不写东西了,混乱之极却是真实的,很久没有不带谎言和美化的说些什么了。
想到去年在找工作的时候,特别想要获得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时也会洋洋洒洒写很长的自荐信,可能有一份感同身受,我觉得当一个人是真实的时候,文字是会说话的,春夏的文字就会说话,她的文字跟她的人一样是透明的,所以,不觉得她是在夸大其词。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有句名言: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而春夏就是这样的人,真实、坦然,完完全全的接纳自己的所有,并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着自己想要的。她走在一条自我成长之路上,或荆棘,或玫瑰,就这么淡然地走着。这样的女孩,我喜欢。
看姜思达采访春夏的视频,你能真真实实感受到她对自己的接纳。采访视频中,她说了一句话,至今我都铭记在心,那就是:人一对自己宽容,别人就很难为难到你。确实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当一个人会对自己宽容的时候,又有谁能够为难到你呢?
姜思达采访春夏的视频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姜思达: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特别的人呢?我们和别人一样安安稳稳的不好吗?
春夏:当然不行了。
姜思达:为什么?
春夏:我有一天,在拍戏的时候,站在那个追光下,那个灯光打到我,我一下整个人就觉得特别的澎湃,我觉得眼泪就要流出来了。当时就觉得,我就是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打的,我就是要有一个舞台是为我亮的,我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为我而来的,那非常非常重要,那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能左右的事情太多了。
为什么我们要做自己,我们为什么反叛,我们为什么去追求自由、自信,去追求美,因为我们不能掌握的事情非常多,不管是被别人影响的,被环境影响的,被生活、被自然,或者被各种条件影响的,那,抛开这些我能做的就是现在这一点点,我离开了这一点点,那我是谁呢?你就不知道你是谁了。茫茫宇宙中,你与他有什么区别呢?我与你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就是因为你是你,才有那么多人喜欢你,大家才会觉得姜思达跟别人不一样。我觉得那很重要。
姜思达问春夏:你讨厌这个世界的什么?春夏说:“许多,我几乎讨厌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但一定有小部分的东西留住你。”一个92年的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有着自己的表达,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活法,活得那么真实,那么通透,真实到你透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的光芒已经温暖了你的全部。这样的女孩,我喜欢。
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但其实有很多人选择逃避这样的成长之路,而春夏没有选择逃避,她选择的就是接受,然后成长。
喜欢春夏,可能也有这个原因,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直面自己的勇气,那就是,我的童年可以很坎坷,我的原生家庭可以不幸福,我的经历可以有很多心酸和不堪,但我会直面,然后选择成长。学会接受自己的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并通向心智成熟的自我成长之路,是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要走的路。这是一条,派克医生所说的少有人走的路,它既复杂又艰巨,毕生都在行走,但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就像春夏在采访中所说的,接受自己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喜欢春夏,其实内心也是想对每一个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表达这样一种期翼:希望你是一个有能量的来访者,像春夏一样,能量满满。走进咨询室时,是困惑,出来时,是成长。
这样独一无二的女孩,这样特别的女孩,我喜欢。
希望大家都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