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能力决定了单位时间的产出价值,一个人工作,学习效率的高低,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梦想的实现程度,就看他是否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
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意识或者不注重时间管理,等到30岁:工作,学习,家庭,自己的精力越来越少的时候,才后悔年轻时不去做时间管理!朱不知牛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谁更早做时间管理!
当然时间管理不是简单的在笔记本上做记录,你需要把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到再次计划做成一个大的循环体系,这才是时间管理!
而做好时间管理,需要掌握三个原则:目标性法则、要事优先法则、一万小时定律!
一、目标性法则
目标性法则是时间管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法则!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管理学中,我们用SMART原则来确定目标,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合理的、有时间限制的!比如接下来5个月你想演讲50场,
具体的:5个月演讲50场(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具体的场数)
可衡量的:通过演讲的平台,看粉丝量
可实现的:目前想到的渠道,在社群分享(最好把演讲主题提前列出清单和时间排程),如果后续有线下的渠道,如幼儿园公益课堂也可以去分享
合理的:5个月50场,每3天一场,一天花2个小时学习+准备稿子(自己每天的可控时间4-7点)
二、要事优先法则
做事情的专注力和聚焦力是基础,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并且集中注意力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比如接下来我要参加70天60秒演说训练,那这段时间把主要时间放在这件事上,并全力以赴把它做好!
三、一万小时定律
有了目标和匹配达成目标的时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持!任何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都需要艰苦的付出,而这种付出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把一项技能训练好,是检验时间管理能力的标准!
时间管理越早学习,受益越大!
坚持的路上,愿与你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