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有营养,施多了对庄稼也是一种伤害。此话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过多关注也是一种伤害。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姊妹多,家长用在你身上的力量有几何?追着你喂过饭吗?帮你买过复习资料没?是不是别人告状到家才教育你几句呢?书读没,字写没,作业有不会的没……这样的关注你享受过没?家长忙于生计,说严重点连正眼看你的时间都没有。
而今的孩子,集多人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聚光灯之下,360度无死角的照射,烧灼的滋味,估计不是明星般的光鲜与享受。因为下面不是捧场喝彩的观众,更多是打着探照灯挑错以期孩子变得更好的亲人。
想偷个懒,想搞个恶作剧,想异想天开放飞下思维……
孩子能吗?不能。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多么惊悚的场景。想想每一匹马背后都有好几个高举马鞭的人,场面该有多壮烈呀!
当家长久了,我们会忘记自己当孩子的模样。当老师久了,我们会忘记自己当学生的模样。做回学生,体验一下孩子的感受,也许才会真正的理解孩子的感受。
记得刚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后。“考过没?”,“考的咋样?”,“会考过吗?”,“你要考过我给你发红包!”,“啥时候成绩出来?”……老公、女儿、儿子、朋友,这些我生命中最亲近的重要他人都隔三差五要问上几句。期待的眼神,真诚的询问,迫切的渴望。而这一切转化到我身上的是逐日加深的焦虑。本身就是兴之所至参加的一次考试,玩儿的心态,现在倒感觉,我不考过对得起他们的关心关注吗?我辜负了他们好像比辜负我自己还不可饶恕。
这时,尝试了当学生的滋味。被关注,被期待,被关爱,才知道自己此时需要的真不是这些披着爱的外衣的语言。需要什么?我需要静静,我需要不被打扰的关注和默默支持。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命尽了力了。我只想说我真的努力了,白天下乡,晚上刷题,早起背书。至于结果,就只有等待吧!好坏都要接受。过多的询问对结果不会有丝毫影响,但对我的情绪影响还是蛮大的。
那一刻,我真的理解了我的孩子。他们考试过后对你佯装关心的询问爱理不理,是有原因的。你的一次次询问,把他一次次带入那个也许对他来说不是十分理想的表现里,能不焦虑吗?能开心吗?其实此刻,传递给孩子的,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你的爱,她清楚地知道家长关注的是他的成绩,而非他本人。
这样爱的方式好吗?经历了这样的经历,才恍然明白,爱我需要,但方式不当的爱真的是一种伤害。
有过高的期待,就有过高的关注,有过高的关注,就有更多的伤害!
舒服的爱,不远不近,不急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