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是在桂花飘香的时候。
自得知要去扬州疗休养后,一时身未到心已至。然而,无论怎么努力,在记忆深处,只拼凑出一座五亭桥和一座白塔。毕竟,多年前到过的扬州于我,只是一个瘦西湖。
虽然不觉得记忆中的瘦西湖有多瘦,可时隔三十余载后的扬州之行,让我真切感受到瘦西湖的瘦小,像一条窄窄的河。事实上,它就是一条河道宽窄不一的保障河。
当初,富甲天下的明清盐商沿河岸居住,沿湖筑建二十四景,重金构筑了瘦西湖水上园林。康乾两帝六次南巡来此,赞誉“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两岸湖景。
八月白露之末,丹桂飘香,扬州依旧是绿杨城郭。一眼看不尽的瘦西湖众景,掩映在枝叶繁茂的杨柳之间。
如流岁月似不息的河水,湖畔的桃还是桃,柳也还是柳,只是不知三十多年前的故树有几多。然而,老树也罢,新树也好,一切因湖而生。瘦西湖还是那个瘦西湖,从最初流淌在城外,到现在穿城而过,蜿蜒而行,与大运河相连。
一首“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湖景“二十四桥”闻名天下。眼前的二十四桥,杨柳依依,游船横渡;湖水清碧,野鸭成群,如一幅清丽的江南画卷。可明月夜常有,玉人何在?
“熙春台”前,刚刚还是门可罗雀,随着一众女人的到来,真正的应了“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据说,当年扬州的盐商就是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此处又叫“春台祝寿”。而乾隆与瘦西湖的不解之缘何止于此。
相传,当年乾隆第六次游览瘦西湖,兴尽之余,遗憾于瘦西湖少了一座如北海的白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财大气粗的盐商当即花重金连夜用白色盐包堆起了一座白塔。“一夜造塔”的故事由此而来,流传至今。
当然,传说终究是传说,如今的白塔真的不是盐包堆起来的。此刻的塔下,桂香袅袅不绝,游人快意当前。
作为扬州城的标志,桥亭合一的五亭桥恰如五朵盛开的莲花,湖面飘浮。穿桥而行,人们亭下闲谈坐聊,怡然自得,闲情逸致令人艳羡。
扬州虽然位于长江北岸,却有着江南园林的美丽,而扬州人会享受生活也是国内有名。“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说的是扬州人有早上喝早茶和晚上泡澡的爱好。
对此,几位去喝过早茶吃蟹黄包的、还有去体验“水包皮”的姐妹回来后,深感扬州生活之美,大为称赞。
“足为人之根”。作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扬州脚艺名扬天下,可以治足病。到扬州,如果不真切感受一次修脚的体验,怎么能享受到这“人生一大快事”呢?
修脚技艺平凡而又崇高,是国医中的一朵奇葩。在扬州杰出的修脚师中,出现了一位女全国人大代表,她创办的培训学校培养了众多修脚师,连锁店也是遍布国内。
说到扬州,不得不提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大运河。提起大运河,又不得不提到隋炀帝。
扬州境内的运河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完全契合,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隋炀帝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在交通以水运为主的朝代,他在错误的时间办了一件最正确的事。
运河的开凿让中国南北三大水系贯通在一起,带来运河两岸后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成就了被称为世界运河之都扬州后来的荣光。
“十里春风扬州路”,这里的扬州路指的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东关街。
东关街正对着的运河东关古渡是古时南来北往的商船停泊处,商人在渡口把商品卸下后,就近在运河边的东关街交易。随之而来的是这里商家林立,行当俱全,形成了扬州城里市井繁华、生意兴隆的商业古街。
如今,徜徉千年老街,一边喝着网红“扬大”酸奶,一边走在百年甚至二百年“老字号”商铺前,有一种走在时光隧道中的错乱感。
华灯初上,晚风习习;乐曲飘荡,暗香萦绕。在东关古渡口,坐游船夜览古运河又是一种穿越的体验。
岸边,精彩纷呈的宣传画面在巨大的电子屏里千变万化,仿古建筑上的装饰彩灯相互交错。璀璨灯影里的古运河不止是流光溢彩,也因着岸边的音乐而更加静谧安宁,让人迷失在扬州的旖旎风情中,不知今夕何夕、身在古代还是现在。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乘船游览大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的瓜洲古渡,遥望一江之隔的金山寺。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从瓜洲渡起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在那个地方。
2021年对外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外形如船。身临其内,大运河几千年来的变迁与发展,馆内智能讲解器会向你娓娓道来。
依着大运河连接南北的扬州,名人荟萃。运河向北,与其紧紧相连的高邮,是现代作家汪曾祺的故乡。
汪曾祺纪念馆外形如一本本厚厚的书籍,颜色灰褐深沉,散发着岁月的光华与人文气息。馆内的布置展现出汪老与家乡之间滋养与反哺的关系。走进馆内,一如走进可爱老头儿的人间烟火世界。
“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的扬州宜居宜游,水陆空四通八达,随时可至。扬州,你准备好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