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跟我们说,我好难过我再也不理某某了,我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我再也不........时候,我们是像以前我们的父母那样训我们:“一点小事小小挫折你就这样了,你就这点出息?”还是担忧焦虑是不是人缘不行,人际交往有问题,以后出社会怎么办?还是问题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事件的发生几乎从来不会只由单一因素引起,复杂的世界使我们有自由挑选多种解释,不要只简单地看到一个悲观性的解释,要看到引起问题的整体原因。 画大饼游戏对常将问题起因看成黑白两面,不会从多方面来厘清责任的孩子特别有效。孩子刚开始还陷于"我以后再也不玩这个游戏"的情绪中,妈妈要同理他的情绪,感同身受,然后等他平静下来,我就跟他玩这个游戏,在这之前孩子知道,事件的发生(A)不同的想法(B)会引发不同的后果/感受(C),他把大饼分成了三块,就是这事大致可分为三个原因。第一块:B想法:游戏不公平,有的同学玩了七八次,有的同学比如我一次都没玩过。以后体育课上估计老师会换别的游戏,我再也没有机会玩这个游戏了。C后果/感受:我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我很难过。第二块:B想法:这一组几乎没我的好友,我的好多好友在另一组。C后果/感受:所以他们不传给我。第三块:B想法: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玩到,老师是有讲过游戏规则的,只是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C后果/感受:如果我是游戏设置者我要怎么设置这个游戏才更合理更公平。
当孩子把这事分成三块蛋糕后,他已经不再聚焦在以后不玩这游戏上。然后就有了D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以及E激发(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 )。第一块:虽然我没玩到游戏,但是我学会了这个游戏怎么玩,以后可以跟爸爸妈妈同学一起再玩过,下次体育课上希望有更有趣的游戏。第二块:虽然我在班里有很多一起玩的朋友,但是这次他们在另一组。妈妈问:对啊,一旦你的好友们都不在这一组了,就没人传给你了,怎么办呢?孩子:那我平时在班里得交更多的好友。妈妈:怎么交?孩子:下课了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多些同学一起玩,可以玩一些好多人一起的游戏。第三块:如果我是游戏设置者,我要怎么样更好的设置这个游戏,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玩到。游戏之前要定好游戏规则。妈妈:老师不是已经定好游戏规则了吗?孩子:但是他们不遵守啊。妈妈:哦,不遵守游戏规则,那怎么样具体地设置游戏规则?孩子:可以设置一个同学最多只能两次或者三次扔给同一个人,这样大家都有机会玩了。妈妈:为什么不是一次,需要两三次。孩子:一次很快就结束了呀,两三次时间刚好。妈妈:对哦,我都没想到这个问题,你看你都有仔细去观察这个游戏,所以知道时间的设置。还有一个问题,要是同学在玩的过程中还是不遵守怎么办?孩子:(沉思想了想)既然是游戏吗,可以设置惩罚制度,如果有的同学不遵守,那就暂时不能玩这个游戏了,在另一边看着我们玩,这样应该就没有同学敢不遵守了。妈妈:嗯,一整套游戏设置就完成了,就等着下次有机会执行。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说起魔力小孩的故事,孩子说英国的魔法师最多,中国有没有魔法师的,我:哪里都有魔法师,而且魔法师分很多,不只是台上表演的,生活处处都有魔法师,也叫生活魔法师,比如我们今天的分饼游戏。孩子:(很高兴)把问题分成几块饼后,不开心就不存在了,真的好神奇。我:不仅如此,如果今天没有发生这件“不高兴的事”,你还会不会去想这个游戏的不合理?想到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怎么更好的设置游戏?孩子:应该不会。就玩过就算了。我:嗯,而且妈妈还发现在面对“不好的事情”时,你伤心难过,但是你勇于去面对,很快平复情绪,我发现了你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乐观。你也是小小生活魔法师,你把“不好的事情”变成了“好的事情”。孩子:我还学到了怎样玩这个游戏,怎么样更好地设置这个游戏。然后就很满足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