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长过程是否也碰到过类似情况:
1.明明制定好计划,但内心总有个声音:“好烦啊,再等等,再等等再做”
2.看着越来越近的任务期,内心烦乱,不愿意去面对,直到最后一刻才火急火燎赶任务;
3.面对困难的事情还没开始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当人行动力不足的时候,其实和我们的大脑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大脑分为原始脑,情绪脑和思维脑。
1.原始脑是主管我们身体本能的,在两岁的时候就形成。大脑喜欢简单有趣的东西。大脑认为越简单越好,长久的生活让他学会了趋利避害,趋易避难,及时享受。很多家长和孩子面对着学习,就会选择这种模式,他认为代写作费时费力更愿意玩。如但果我们能够让他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价值,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对人的意义价值,他就不会说出这么草率的话了。
2.情绪脑,顾名思义是掌管我们情绪的,在12岁的时候形成。情绪脑喜欢轻松有趣好玩的。这也预示着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好就是简单得毫不费力,周围的环境有能够跟自己同频,习惯也要和自己同频,这样会减少了行动阻力。
3.最后一个就是思维脑,当他是掌管着我们的智慧的,成熟于22岁。当我们对做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价值,那行动的动力也会减弱了。因此在这里是需要多一份觉知多一份思维的转化,才能让大家能够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