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姐四个都有一颗当老师的种子,从小就在心底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读书时也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一往直前,最后达成所愿。
这都跟从教的父亲有关吧。
父亲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念完初中没有机会继续深造,参加了全国青年大串联。他去过北京天安门,亲眼看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回来后,19岁的父亲就在本村当了民办教师,没有工资,挣工分。
从教后的父亲没有放弃过学习,教学之余看书写作。后来恢复高考,但因家中给他早早订婚结婚生子,所以没被推荐上大学,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父亲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好字,软笔硬笔都是洒脱率直,就如他做人做事。
在教学上,他认真钻研,因材施教,深得村民信任和赞誉,怎么顽劣的熊孩子放在苏老师手里就服服贴贴了,甚至他们家里的棘手琐事也找父亲出谋划策,他们认为父亲是文化人,道理明白得多,事情想得周到,办法自然会好用。
我们从小就体会到了有个当老师的父亲的优越感,感觉自己家不同于普通百姓家,虽然我们家日子并不比人家过得好,甚至更一穷二白。
于是,小时候的我就模仿爸爸的样子,把几个妹妹及邻居家的小孩子集合在我家,让她们盘腿坐在我家大炕上,我来当老师,她们当学生。我像模像样地给她们讲大灰狼的故事,教她们数数,把我刚在学校所学的一年级所有知识复制给她们,她们老老实实地听我讲课,我挥舞着小木棍,过足了当小老师的瘾。
也就是在那时,当老师成了我的理想。
妹妹们在我的带头下更是执着,老二小米直接报考师范。到老三鑫鑫时,我劝她:“咱家都有俩考师范的了,你学习也是尖子生,应该上高中,考大学,去圆父亲的大学梦。”可是鑫鑫登时就急了:“我就考师范!”虽然她有加试音乐的短板,但是还是过了,顺利去了师范。小妹磊考了幼师,她的书法绘画很得幼师老师赏识,但是因为我们家家境贫寒,没有供她进入鲁美深造。
姐四个妥妥地回到家乡从事小学教育,都延续着父亲的职业。父母非常满意,他们认为女孩子当老师很不错,成家立业稳定,都守在身边。
是的,我们的理想就是教师,我们实现了!在教育岗位上,我们也兢兢业业,务实肯干,成为学校的优秀教师,这也是父亲所希望的吧。
昨晚,看到小米家安子写的《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让我倍感欣慰,在她小小的心灵中,耳濡目染,她认为老师是神圣的。小米家老大靓仔刚刚师院毕业,就要走上从教的路,我们后继有人,教师之家生生不息。
根深叶茂,父亲是我们的根,我们是父亲发的枝叶。父亲——一位一生致力于农村教育教学的老教师,给他的后辈们指引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埋下了献身教育这块沃土的种子,必定会开枝展叶,枝繁叶茂,桃李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