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与小兵同学窝在家里。从超市回来,看了看昨天被小兵同学弄乱的家里,电脑、平板、还有各种线,散落在二十平米的小屋里。
瞬间怒火中烧,“你能不能把这些放好?”
“看看看,又开始说我了,说我说成习惯了吧。”小兵同学像个孩子一样的,嘟囔着嘴。好脾气的他最近也开始有点抵不住我的碎碎念。
我开始回忆起自己到底有多让人讨厌。“回到家,能不能把换下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我就是想吃这个菜,怎样?”“反正都是你的错,全是你的错。”
......
直到看了《明亮的对话》,虽然说的是公共说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长里短里,也有可借鉴。而我清晰明白地发现,原来,我就是那个,蛮不讲理的妻子,不讲理的中国人哈。卸下所有伪装后的自己,在家里,就是这样的了。
02
作者说,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
我脑海中回想自己和小兵同学吵架时的高高在上。女人或许都是这样,没有理由可讲,就自认为是最大的理由。
“你怎么就不能......”
男人不干了,反驳道“为什么我必须要......”
“因为,你是男人啊!"
如果从《明亮的对话》里来看,在这个说理论证中,即没有充足的理由和可靠的论证。简单而言,就是没有论据,没有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样的情形,反观我周围,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身边的女人,几乎都有。
我的母亲,几乎从不会跟父亲说理,把自己的胡搅蛮缠和不讲理,把父亲对自己的宠溺当成理所当然。当然,我现在的苗头,或许就是在这样的基因和环境里,自然形成的。
03
人们都说,家里就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
但我分明看见,即使是脾气很好的父亲,现在也会跟母亲吵架,也会讨厌母亲的胡搅蛮缠。那么,跟父亲同样好脾气的小兵同学,还可以坚持多久呢?
所有公共说理的起点,是私人领域有说理意识的延伸。
所以,这本书是公共说理的启蒙。它说,公共说理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一种学问和学术,而是一种时间的能力和公民的素质与行为习惯。
刚做饭,小兵同学把饭焖好,就自顾自地坐下来看手机。我真想说,顺道把排骨炖好呀,这样时间岂不是正好!而这样的表述,必然是带着怨气的。
准备说理,把自己挑剔的,看不惯的各种负面情绪换过来。你看,他见我忙着写作,习惯了主动做饭了。刚在耳机空闲的时候,听他默默地咕哝了一句“排骨汤!”原来这个人是在百度,排骨萝卜汤怎么做。
暗笑。
如果,刚刚我以自己错误的说理姿态开始,美好的事情又离开了。
04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有一种意识是明确的,如书中所说,说理是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
最近,体育总局和乒乓球队杠起来了,看看公号文章的评论,还有一些微博上的评论。还是如《明亮的对话》中所说的那样,情绪表达的甚多,理性说理的甚少。即使是一些位高权重的人也一样。
说理的最初起点是摊开的手掌,即是平静的心态。当我们只是想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而不是和对方针锋相对时,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而锻炼这种能力的,是从家庭生活开始的。
想起,前段时间在央视看到一条新闻,一位违反交规的妇女,车要被扣了,她死活不肯,而是胡搅蛮缠,甚至把交警咬了好几口。反推,这个妇女在家里,肯定也不是什么知书达理之人。
对你的丈夫,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永远是举着攥紧的拳头,那么,说理就会越来越远,幸福也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