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班上课的时候,中途进来一请假返校的男生,他喊声“报告”,站在门口。我们寻声朝他看去,都被他的新发型给逗乐了。
他头发剪得很短,但在头顶却留有一块巴掌大小的地方,头发又稍微长一点点。不仅我感觉怪怪的,班级其他同学也都谁看着哈哈大笑。直接说是劳改犯刚出来的。而那男生还觉得挺享受的。
我问他,怎么剪这个发型,不伦不类的。他说是模仿球星谁谁谁的发型,好酷的。
我突然无语了。为了追求“酷”,就这样糟蹋了一头朴素的头发。
在我看来,他这不是那种校园里的大众的学生发型,总之略显怪异,叫人难以接受,甚至忍无可忍。这既有失学生形象,也与从严治校背道而驰。虽然干净、漂亮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本无可厚非,但校园里出现学生留怪异发型就是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现象。学生到学校来,本来就是搞学习,却想着法子的,刻意地模仿明星,当什么“追星族”,把自己打扮的奇奇怪怪,追求所谓的“酷”,而一点也不象高中生,倒像个不伦不类的、犯错误的小混混。
我忽然想起来,在中国古代的刑法中的髡刑来。
问他和班级其他同学:“你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刑法中有一种叫做髡的刑法吗?”
纷纷摇头。
我接着说:“在我们手头上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里关于文化常识的介绍时,就介绍了古代刑法的相关知识,你们不妨打开看看。”
有学生纷纷找来,在目录里找着,翻到251页,读着那些文字,彼此小声交流。
“髡,是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所谓的髡首就是剃去头发,光着头。就是我们在学《屈原·涉江》时里面‘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的‘髡首’二字。我们现在,劳改犯们进监狱前,都会髡首。只有犯了错误的人,才剪这样的发型。而今天的我们,没有犯错误,也都剪成这样的发型,真的是有点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了。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看得比性命都重要,而今天的我们却渐行渐远,越来越背离初衷了。传统文化越来越与现代文明脱钩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剪成怪异的发型,越来越不在乎自己的头发,更别说珍惜了。想染就染,什么发型酷就剪什么发型,什么发型另类就剪什么发型,想到的不是‘受之父母’,而是追求自我和个性的解放了。”
“其实,不仅仅是发型上,我们到男生寝室里,看到很多学生在后背、胸部、颈项、胳膊、腕部、指部、踝部等出刺青纹身。就学生身份来说,这是很不应该的。也让我想到比髡刑严重一点的刑法——黥刑,在犯人身上刺字,比如说武松、林冲、宋江等人就受过此刑。当然,刺青,除了图腾崇拜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之外,比如萧峰胸口刺有狼头图像,在一些群体当中,刺青更多是一种独特个性和自我淋漓尽致的体现。刺青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尤其我们看到在黑社会帮派中,什么左青龙右白虎的,感觉凶神恶煞的那种样子。其实就我们学生来说,就没有必要吧自己搞的太独特和太个性了。我们现在是学生,正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不值得。从我个人来看,觉得中学生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外在美。”
“还有就是我们很多女生打耳洞,其实也是很有文化渊源的。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打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一种心灵和视觉的感受,可以使他人愉悦,令自己快乐。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服饰美和发型美只有在心灵美的折射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学生因着装得体而大方,因发型自然而美丽。美不光是一种外在服饰美,更是一种文化。契诃夫说过一句话: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美丽的人,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包括他的面貌、衣裳、心灵和思想。今天就把这句话送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