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经常会认为一个员工在忙碌的时候才是对企业有价值。看看大家在忙碌着,就很有安全感。如果不是就感觉员工都在“耍滑头”,同样周末也是如此,一个人在家里闲着就感觉浪费了大好时光,必须需要出去转转才可以让自己没有愧对这假期。
三体上有一句话非常经典: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意思就是: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我们所经历的时光,让生活的每一秒都充实无比,而不是让生命随着时光消逝而消逝,用自己的经历来充实自己的时光,而不是让生命随着时光而流逝。
这让我想到了“充实”这个词,何谓充实?大部分人都认为一直不停的忙碌才是充实。那是不是“闲暇”就是不充实了?
什么是闲暇,闲暇大多数人会认为“闲暇”就是无所事事,就是浪费时光。大部分人的闲暇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随机的玩,随机的吃,随机的。。。。总之一切都是无目的的随机状态。
我相信大部分是这样认为的,最近在读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里面有一句话提醒了我:
闲暇才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其实闲暇才是让自己体力行为,惯性行为结束的时候,但结束不意味着就是闲了下来。我们外表行为的停下来,但却不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也进入了停止状态。
闲暇正是自己思考的时光,如同上面提到的,我们平时忙碌的时刻其实都是外在行为的劳作,或者说是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而闲暇的时刻才可以让自己真正停下来对自己日常的忙碌进行整理和思考。对于这个事情,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价值的比喻,我认为给予闲暇的定位更准确: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把他的所知结合各方面来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后,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
这也许就是对于“闲暇”更正确的建议。闲暇就是自己停下来思考的时间,闲暇就是自己停下来梳理总结规律的时间。如果说平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忙碌的做事情,那么闲暇时刻则是让我们选择判断定义“正确事情”的时刻。
工作中也好,节日假期也罢,并不是非要手脚忙碌才叫充实,才叫敬业,才叫成长。闲暇的思考时刻,更是给时光赋予生命更好的方式。
不辜负每一刻精华时光,生命并不只有勤奋才是充实。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