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相遇,必定是在冬天。
从这条巷子一直往里走,有一家“人”满为患的肉串店,一团黑色闪着几星火红的点,给世界各地前来的食客提供种类繁多的肉,偶尔在辛辣、咸、麻等重料的掩盖下,你甚至会吃到自己的肉。比如我看到东北角一桌,一只无比硕大的臭虫正饕餮大口,唾沫飞舞地拿着肉串塞进它肥满流油的肚子里,串在铁签上的肉,其实是他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了。
这时候店里进来一只蛤蟆,不敢想象零下七度的冬天它还会出没在这里。不停鼓着干干净净的肚皮,你能想象它把肚皮鼓成一个快要炸裂的气球却依然身轻如燕,小跑两步的姿态吗?那还是一个实心的气球,里面装满各式各样精美的肉。四条小短腿蹦蹦跳跳,显然心情愉悦,我想象它在来肉店前,做了一件像洗了桑拿一样舒爽的事情,满面白净,懵充戾气。它脱下棉被大衣,圆鼓鼓的肚子并没有小一圈的趋势,依然慵懒的寄居在蛤蟆身上,我觉得肚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体。
它是家财富余的蛤蟆,不然洗不净污秽,入不了高堂。它不需要每晚蹲在泥池子里卖命歌唱,渴求配偶,也不需要躲起来冬眠。可悲的是,肉店一年四季提供的肉让它的舌头变得越来越短,我担心是它某次在吃肉的时候不小心被自己咬掉了。
某世纪一年,自然被氤氲笼罩,所有的动物在冒着光的双重影子中迷幻迷失,他们遂即抛弃应有的崇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唾弃了森林海洋,侵占人类的大脑,或许人类的大脑赖以生存在动物的躯壳里。太阳热辣、冰冷寒冻也敌不过混沌的“人合动物”。
蛤蟆带来了几个朋友。
奇妙的缘分,其中一个朋友是竹节虫,身材瘦弱,脖子却灵活得很,刚进店没多少功夫的时间就已经把肉店里所有的动物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仗着蛤蟆的胆量,熟能生巧,速度很快,我想它已经盘算好待会儿下肚的哪些肉了。疯狂吃肉也还是竹节,这或许是对自然和命运的对抗,也可能是叛逆。
另外是一只“母”山雀,我确定它已经不会飞了,而且进化成了哺乳动物。长发垂肩,慢慢悠悠,生怕踩了地上的小虫儿,神态如它的羽毛般有几分华丽,几分傲气。
肉店里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你只能假装稍许转头而瞥见它们,长时间对它们的注目打量,保不准会被串在铁签上,架到火炉里去烤,毕竟在这诺大且丰富的国度,动物不分种类,街边的鳄鱼、老鼠、蜘蛛都可以聚在一起,说不定都是从“皇室”溜达出来体恤生活的。总得小心,才有万年船。
不巧,我也在肉店里。
我是一条鱼,面对四周的火炉架子,拼命拍打尾巴,眼珠惊恐得渐渐干涩,快要不能呼吸的时候,总有其他动物泼我一盆水,然后一起大腹肉串。
动物是没有相遇之说的,只有“限时猜测”,在照面的几分钟时间内,用各自的方式和速度得出结论:种类?习性?可不可吃。
人,有相遇,但非常不幸,是在冬天,靠近西伯利亚的冬天。
再年轻再轻狂的小伙子到了冬天,也不得不披上厚重的大衣,武装围巾、帽子、口罩,只剩眼睛露在外面,像两个小黑洞,运气不好还隔着一副美瞳。相遇寒暄,愚蠢的我透过眼珠实在分辨不出,大衣里裹藏的是只什么动物?吃什么肉?
很庆幸,自然把我选择成一条鱼,寒冬再冷我也得回水里,等岸上办完事,吃完所有要吃的肉,我就回去。只怕那时,在沁人春天和赤诚夏天里相遇的人,再也认不得我吐的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