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平定叔叔朱高煦叛乱之后,政局趋于稳定。
明宣宗喜好促织,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
促织,就是蟋蟀,民间叫蛐蛐。
明宣宗“好促织”的有点过了头,明人吕毖《明朝小史》里记载了一则故事:
话说,明宣宗朱瞻基派遣专人到江南地区搜罗良种蟋蟀。
这些蟋蟀的价格随之暴涨,甚至高达十几两黄金。
当时枫桥有个负责粮务的官员,奉郡守之命寻觅蟋蟀,终于觅得一只极品蟋蟀,竟用自己日常骑乘的骏马作为交换。
家中的妻妾见他用宝马换虫,都以为这必定是极其珍奇的异物,
偷偷打开笼子查看时,不料蟋蟀竟纵身跃出逃走了。
妻子因惶恐而自缢身亡,丈夫归来后见妻子丧命,既痛心又害怕触犯王法追究责任,最终也自缢而亡。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有一句:“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宣宗除了喜欢促织,还喜欢射猎、喜爱戏游,他经常徘徊、徜徉和流连在禁苑中,乐而忘返,并且经常带着朝臣一起游览皇家禁苑。
有一天,明宣宗召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十八位大臣同游万岁山。
他有意模仿唐太宗与十八学士君臣同乐的佳话,欲再谱君臣同乐的华章。
还特地允许诸臣乘马,并可带侍从二人。
进入万岁山,君臣登上万岁山巅,放眼四望,北京景色尽收眼底。
然后明宣宗令蹇义等人登上御舟,泛舟太液池,众文臣兴起,相互唱和。
明宣宗传谕群臣,令他们凭槛观看宦官驾舟网鱼的表演。
然后赐给御酿玉醅酒一坛。
饮毕,又带领大臣乘马游览小山。
行进中,忽遇池中水鸟群飞,明宣宗亲射一箭,正中一鸟,坠于马前。
赐给蹇义等作为烧烤,最后大家皆醉饱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