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方哲学史》中介绍浪漫主义运动的沿革,让我愈发地自省自己身上的浪漫主义影响。通篇看下来,至少罗素对这种“善感性”带来的冲破社会束缚的炽情是持反面态度的,他笔下这种感情态度本质上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至少我读着这样觉得,或者说,这反映出我自身潜意识是这样认为的。
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罗素也这样说过,每个人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即便讨厌“浪漫”的人身上,这影响也多过自己自知。而我的浪漫主义情怀?自小潜移默化想隐居、努力想找寻内心的自我……之类的观念应该都是吧。只是我难免同时也抱持着与罗素类似的认为这种想法自私的念头,因为总在社会责任与所谓自我之间来回徘徊,所以,也才想从哲学中寻求人生该如何走的答案吧。
这章节另一个比较有趣的想法,是罗素引申出来对爱情的看法。爱情也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拉锯战,如果有社会桎梏这种外敌,还能一致对外,所以棒打鸳鸯很难,倒是无外敌后,两人就开始对掐了,因为要消除对方的自我了,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孤独感”带来的“权能感”,说通俗点就是谁迁就谁(有些类似哪位老师的“感情的双黄蛋”的理论)。这样来看,恰恰因为我很重视这部分“孤独感”,自小便如此,我找我老公这样可以迁就我的人就十分合适,他就是我的良配了,别人估计还不成,这种说土气点就是要保持某种“优越感”,也是自己幼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