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的时候总是怀念故乡,回乡以后,怀念的却是故乡的炊烟。
记忆中故乡的炊烟,是一幅水墨画里的炊烟,黑与白的交错交融,神奇的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又和谐的画面。高高低低的房子并不精致,但却让人看着很舒服,温暖而柔和。稀稀拉拉的树木可能也并不是棵棵笔直,或像一个风姿绰约的舞女,或像一个轻打太极的老人,或像其他的一些什么,总之都是那么有韵味。村外的田野视野开阔,没有高楼,没有大厦,一眼望去可以看的很远很远,一直看到另外一个村庄的房子和树木——炊烟,便在其中升起。
让我最最怀念的,是每天傍晚时分的炊烟。太阳即将落山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的房子上面,炊烟就像一条条青龙似的,便开始从烟囱里袅袅升起了。如若没有风,那烟就直直的,有的时候仿佛要连接到云端一样,极其的玄幻。如若有风,那烟就像喝醉了似的,要么东倒,要么西歪,要么东倒西歪,但是风可不能大,如果风大了,那烟也就魂飞魄散了。
傍晚,我们放学回家。有时候在路上,肚子已经很饿了,如果能远远的看到家里的炊烟升起来,那心里仿佛就有了盼头,有了底气,脚下也就立马有了力量。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抓上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啃起来。
也有的时候放学回家肚子并不饿,家里也并没有做好饭,这时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包往床上一扔,然后就一溜烟跑出家门了,有时候是饿了或者野够了就自己回来,有时候是被母亲给叫喊回来。当然了,我们出去野的地方,自然不会离家太远。那个时候,张三的妈妈喊张三,李四的妈妈喊李四,喊孩子们回家吃饭,几乎是妈妈们每天必做的功课。那叫喊声,就在那炊烟的此起彼伏中此起彼伏着,是那么的热闹,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动听。没错,确是动听,如今回想起来,简直动人心弦。
而如果是放假了,与小伙伴出去玩耍,不到天黑是不愿意归家的。那玩耍的地方自然是田野里,是树林中,是大的土坑里,是建筑工地上,是隔壁的村子里,是各种奇而远的地方,总之,这个时候,妈妈的叫喊声是断然听不到的。只是在炊烟升起的时候,那黄昏便温柔起来,也便是该归家的信号了。一边是夕阳西下,一边是炊烟升起,太阳不舍落下,我们其实也不想归家,但又不得不归家。
我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要备战小升初,不在家里备战,非要跑到村子边上的树林里面,爬到树上去做习题,去背课文。当然了,这树刚好长的奇形怪状,而不是直上直下,才能让我舒舒服服的坐在上面,甚至躺在上面。然后任清风徐来,听鸟语蝉声,远远的看着一整个村庄,由明到暗,再到一家家亮起灯来,一家家炊烟起了又落,还有邻家的老牛,慢悠悠从林边的小路穿过…现在回想起来,好不惬意,真是一段美滋滋的时光。
光阴荏苒,岁月迁变,如今的故乡已不是原来的故乡,不仅规整的新房子多了,并且俨然已是高楼林立,我原来经常爬的那棵树,它生长的地方已经建起了加油站,修起了大路,一直通向高速的入口。村子里的炊烟,则更不必说,早已消失了多年。
我们啊,总是怀念离我们远的东西,离家了想家乡,回家了想以前的家乡。显然,炊烟已然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才因此而怀念吧。
故乡的炊烟,不仅仅是做饭时升起的那一股青烟,那更是一个时代,一段记忆,一段美好的再也回不去的欢乐时光,也是一个标记,甚至一个图腾,它是干净的象征,是静和美的代言…
岁月迁变,沧海可为桑田,而我却想念故乡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