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马牛阿姨
如何跟同行相处?是恶意诋毁?还是相互共生?
记得是在2017年的时候,我全权负责公司这次展会的所有事情,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这次展会上我们还特别请了模特进行美甲和美睫的路演活动。
从布展搭建到人员配备,选模特,甲样等等,全部都是我一个人来操作,忙成狗一样。
唯一希望的结果,就是在展会上能抓住客户,多成交几个客户。
可是,到最后,公司配合参加展会的销售人员就3个,我所有的工作的成果估计都会是白费。
最让我气愤的就是,主办方在我们的展位的对面就是我们的同行。
那时候,我一看到竞争对手,心里就莫名的生气,心里一个劲地诋毁竞争对手。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竟然还有同事主动去跟竞争对手聊天。
尤其是,看到竞争对手的展位上同样是请了模特,而他们的是洋模特,姿色还不错,的确是吸引了很多人到他们的展会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看看我们选的模特,都是一些看起来比较稚嫩的大学生,姿色也一般,跟模特照片上的完全两样,想死的心都有。
看来“照片”的确是“照骗”,所以以后,我如果要选择模特的话,必须是要看本人才能确认。
我知道,这样看待竞争对手不好,可是心里还盼着,要是竞争对手能出丑就好了。
尽管自己知道“同行是冤家”,“同行也是学习的榜样”,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彻底放下这个念头。
直到我最近看到陈春花老师的《价值共生》这本书,书里说道在数字化时代,一定要以完全开放合作的共生态。
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都加入了4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等。已经在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链。与非常多的竞争对手也都是采取了共生的合作关系。
我突然明白,应该是要与竞争对手共生,正是因为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用书中的话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你基本上将被淘汰;如果你说你与谁合作,你就会有机会。在数字化时代,关键是看你与谁合作,并不是看你比谁更强。 ”
与同行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共生,共同生存,相互学习,这才是这个时代赋予的最大可能性。
这本书的确是让自己在思想上有了新的突破。
最后,用当年柯达破产时德国传媒的感叹来描述今天的我们:在知识面前,没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时代会淘汰一切落伍者。
423世界读书节,记得一起读书。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