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海河柳林,也就是以前的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概念首次提出于2008年,主要是以"辖区"内的东丽"天津钢厂"旧址和津南柳林苗圃公园综合命名而来。当时作为“一主两副”概念同时提出的另一个城市副中心是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一个在中心城区东端、一个在中心城区西端;一个起到城区与滨海新区的衔接作用,一个承载交通综合枢纽和商贸流通服务功能。
其实这里说“辖区”并不准确,因为天钢柳林地区跨越了东丽、河东、河西、津南四个行政区,有点四不管地带的感觉,所以在这个概念提出以前,这片区域甚至核心区域内的城市界面很是糟糕的,几乎完全被城市发展边缘化了,即便这里属于环内、即便在海河沿线、即便交通状况不错(轻轨、津塘公路、津塘二线、天津大道、海河东路)、即便天钢区域离东丽区政府并不远。话说回来,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里也没有好多少,好在情况和以前已完全不一样了,底下的劲儿这次真的卯足了不少,这个以后我们再慢慢说,慢慢看。
我们先聊聊过去,根据当年规划,天钢柳林地区未来将以发展会议、展览、商务、商业及娱乐为主体,打造中心城区东南部综合性的副中心。这个定位及功能配套跟2006年首次提出并于2009年启动建设的滨海于家堡金融商务区遥相呼应。于家堡、响螺湾,名字响亮,自然环境甚美;然而正当于家堡建设初具规模时,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的一次大事故震惊了所有人,也成了所有天津人藏在心底的痛,这次大爆炸,不单单是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也间接毁了于家堡的美好未来;作为核心金融商务区,离天津的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区不够远这一点想必也增加了很多投资商的担忧,再加上后来天津GDP挤水分,经济体量和增速大幅下滑,天津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
然而,于家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没有了退路;于家堡的前景尚不明朗,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的意义也不大了。后面大家也都看到了,于家堡的高楼大厦虽然逐渐崛起了,但是招商引资和人气堪忧,天钢柳林也就没有继续开展建设。
以致于从那以后这若干年,几乎看不到任何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概念留下的影子,天钢柳林再次被遗忘。偶尔在河边步道慢跑时看到曾经留下的一丝印记,心中难免感慨。
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建的不是于家堡金融区,而且天钢柳林金融区,情况又会是怎么?
再后来的2018年6月5日,位于津南区天津大道旁的天津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正式重启,历时三年,2021年国展一期建成,并于同年6月24日举办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天津国展的定位还是蛮高的,是继广州、上海之后,商务部在全国布局的第三个国家级会展中心项目,由商务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的会议、展览等功能彻底被取代,天钢柳林区域作为海河下游的稀有地块,没有适合的规划和好项目,没有了建设目标,只好继续被压到箱底,珍藏起来。
2018年10月,天津市召开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专题会议,标志着天津市正式启动了联合国“设计之都”的申请工作。如若申请成功天津将成为深圳、上海、北京、武汉之后中国第五个世界设计之都。“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大品牌(申遗、创意网络)之一。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10月创立,分为“设计之都”、“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等7个领域,每两年组织一次创意城市网络的申报评审。
2019年6月18日,天钢柳林正式更名为海河柳林,预示着这片区域规划建设即将再次重启。果不其然,紧接着2020年1月10日,一份全新的《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草案》亮相于天津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首次提出了“海河柳林地区”作为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的板块定位,根据该《草案》,这一地区未来将形成“一河两岸、一路两心”的功能分区结构。其中一河为海河,两岸为海河南北两岸,一路为规划中涉及产业资源集中的龙宇路,两心分别为国际设计中心和柳林生态中心。
找到了定位和目标,预示着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