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提到的一句话,而这句话贯穿了整篇小说的核心。
老人出海84天没有捕到鱼,被渔夫们取笑,但老人并没有沮丧,即使这是对于一个老渔夫来说是捕鱼生涯里的一个耻辱,但又如何?老人依旧为每一次的出海而精心准备,丝毫不差。他相信,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情愿每件事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就会有所准备了。
对于这个“倒霉”的老人,男孩曼洛林却对他充满敬佩之情,不仅照顾他的日常饮居起食,为他准备所有出海的工具,还央求老人带他出海,所有人口中的“倒霉鬼”,在男孩心中却是大英雄,是他捕鱼职业的启蒙人。只有在男孩透彻明亮的眼中,看到老人的坚持和付出,这里没有耻笑,没有贬低,只有尊重和敬仰。
最后,老人还是历经80多天的出海,终于带着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鱼骨回到小村庄,引来居民们的围观和惊叹。而老人并没有炫耀着他经历了什么,只是埋头就睡,为下一次出海养精储锐。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时期看《老人与海》,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海明威著名独创的“冰山理论”写作手法,让我们读者充满了幻想,留下了足够大的思维空间,任凭发挥想象,这也是他在文坛上创造的一大贡献。
海明威用简单、平淡的写作手法,将一个故事描述得如此引人入胜,情节看似平淡无奇,内里却波涛汹涌,跌宕起伏,让人看着有种心惊胆战的紧张感觉,心跟老人紧紧连在一起,犹如在茫茫大海中伶仃漂泊的小船般,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
海明威被称为硬汉作家,他的作品充满寓意、力量、信念,而《老人与海》带给我们的是有会是什么呢?
一、不被打败的不屈精神。
老人似乎在渔夫们之中算是最倒霉的一位了。84天出海,毫无收获。反观其他渔夫的“战绩”,他相当落魄。瘦弱的身躯,被太阳晒得黝黑有斑点的皮肤,一杯咖啡能顶上一整天,他没有进食午餐的习惯,抑或说,他根本没有可裹腹的食物。如此凄凉的描述,让读者对老人抱有一丝怜悯之情。命运对于这位老者而言,是如此残忍不公。这些描述,为这篇小说无意中增添了不少悲观的灰暗色调。
然而,老人并没有接受命运的怜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玩笑,而是一丝不苟地准备第二天出海的装备,他又梦见了年轻时期在非洲见到的狮子,这是他心中那一群英雄的影子,他相信,足以征服大海,去追寻属于自己荣耀的大鱼。
屡战屡败,有多少人能抵受到挫败带来的失落与不安?当初的雄心壮志,被一次次的打击,变得懦弱胆小,曾经的誓言也许只是没有经历过苦难才轻易立下的吧。如今被现实的残酷唤醒了理智,我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标准来轻易获取成功,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慰藉。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变得平庸,并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什么都没有做!老人在捕鱼生涯里,必须要做出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情来,方能对得起人生,屡战屡败不可怕,我还要余力,我还是一名铮铮硬汉!屡败屡战才能彰显傲气。虽是老者,但在生命剩余能量的日子里,不拼搏一把,为人生增添一笔色彩,此生枉行!这是强者的不被打败的不屈精神!
二、孤独的力量。
没有人喜欢孤独,但孤独却是人自省的渠道之一,我们都需要孤独来完成人生蜕变。
在茫茫大海中,一只伶仃漂泊的小船,没有棒球新闻播报,没有男孩的陪伴聊天,这里只有海浪翻滚的声音,还有炽热太阳照耀的光芒。84天,处于这种寂静无声的世界,老人一次次地自言自语,与大海、鱼儿、鸟儿的对话,这举动显得更加寂寥,无声的对话,衬托出老人更为落魄的处境,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孤独、失落、悲情交织,老人这么执着出海捕鱼是否真的值得?他屡败屡战的倔强是否值得?
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独的,完全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美国)霍德华。法斯特
没错,老人将孤独转化为自我肯定的机会。在孤独中,聆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使头脑更加清醒,思路也清晰,在无声的世界里,老人享受着孤独带来的自由,他想起了年轻时期的遇见过的狮子群,那是强者的象征,狮子于草原,就如老人于大海,都是强者的角色。他想起了棒球队的比赛,心中那支胜利球队,代表这胜利与荣耀。同时,他也想起了男孩曼洛林,如果他在的话,就能将自己的经历与他分享,男孩是他年轻时期的缩影,拥有坚定而自信的力量。
孤独,可以转化成为力量。
老人在大海中不停大声地自言自语,看似孤独寂寞,实际上是对自我的警醒和激励的表现方式。他清楚自己将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保持体力,目前航行的方向是什么,一切都在他的思绪中排列出来,清晰而有方向!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脉搏跳动声,与自己的对话,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我们喜欢与他人交谈获取信息,殊不知,与自己对话则会获得更多的能量,遵从内心,重新部署,复盘人生,使目标更加明确。
三、敬畏自然,遵从法则。
老人曾经钓到一条母的马林鱼,当马林鱼被勾住后,公的马林鱼在一直围绕着,陪伴着母鱼,老人和男孩一起将母鱼拉到船上,而海里的公鱼却不停跳跃起来,查看母鱼的位置,仿佛是一场悲催的离别戏码,文中对此描写得催人泪下。老人对此感到很伤心,对于动物这种情怀,人类能体会得到当中的伤感吗?怜悯归怜悯,鱼还是要杀死的。这是作为渔夫的一个本能,作为渔夫,他必须这样做。
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事物都在互相残杀。捕鱼就是要了我的老命,可是它同时也养活我,这才是根本问题。
捕鱼的过程给老人带来的体力消耗和精神折磨是相当厉害的,但是,作为渔夫,即使多么困难,只要钓到鱼,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我很爱大海,很爱鱼,但是我不得不去捕捉它们,这是我的职责,而我对它们的伤害,它们没有怨恨,反而养活了我。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如果你爱它,杀死它就不是罪过。也许是更大的罪过吧?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被爱的循环。
作者通过老人的内心斗争,侧面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前线,记录战争的实况,即使枪林弹雨也好,身受创伤也罢,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有他的影子,他是前线的幕后英雄。但是,战争所带来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剧,又有谁愿意看到呢?
世间总是充满着矛盾。
学会尊重自然法则,不存在对与错,我们在矛盾之中,学会衡量心中那把称,不偏离贪欲,不侧重自私,一切处于平衡状态,人才能获得释怀。
四、起于虚无,归于尘土。
老人历经三天三夜与大鱼的周旋,已经饥饿交迫,体力尽耗,最后终于将大鱼征服并准备凯旋而归的时候,由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鲨鱼的青睐。老人利用手中仅有的捕鱼工具和小船的配件,一一驱赶了鲨鱼群的袭击,最后,大鱼已经被侵蚀得剩下一副白花花的鱼骨和一个鱼头、鱼尾了。老人不畏强难,誓死保护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大鱼,虽然剩下了鱼骨,但足以证明他的本事。
这条鱼还是很有本事,我看到鱼钩钩住了嘴角,而它却紧闭嘴巴。鱼钩的伤害算不得什么,饥饿的煎熬以及跟一个它一无所知的对象较量才是根本问题。
对于大鱼的坚持,在上钓三天三夜中,在受伤和饥饿中,一直拖着小船往前走。大鱼坚韧的生命力与老人不屈的精神相呼应,骨子里渗透着不服输的傲气,大鱼于老人而言,正是他本身的缩影,那股硬汉的本质再一次体现,这是与自我之间的较量。
这84天所经历的一切,与大鱼周旋的过程,与鲨鱼群厮杀的时刻,没有人能看得见,唯独老人自己清楚,当中所经历的辛酸与无助,都比不上自我鼓励力量带来的震撼。这所经历的一切,旁人无从认证,自己身处其中,早已被不屈服的硬汉本质所感动,屡败屡战,当初的坚持是值得的,回报是可见的。
而最后老人虚弱地将小船开到岸上,众人看着老人带回来的巨大鱼骨,议论纷纷,惊叹不已。老人没有到处宣扬他的战绩和历险的过程,只是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一切归于平淡。
人生本是一场修行。我们从哇哇坠地起,带着期待来到世上,就如白纸一张,需要时间和阅历填补它的色彩和内容,老来,在后代的注目下,双眼一闭,呼吸一停,不带走一丝眷恋。尘世间的是是非非,金钱财产,名利地位,都在此刻烟消云散。于我们而言,只不过在世时的获得和经历罢了,我们的一切努力,拼搏,获得,都是为了证明在这辈子,没有白活过,为自己寻找人生意义的依据。
人总起于虚无,归于尘土。
海明威正是看透了这生命的本质,人,精彩地活过了,在世上留下了脚印,那当我们内心归于平静的时候,我们可以向自己负责任地宣布,这辈子,你够精彩了。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留下了他的所有作品和思想,在一声响亮的枪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没有带走任何一片云彩。因为,他在世时,已经够精彩了,此生已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