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王的帐内,红烛热烈,虞姬拔剑自刎。
虞姬选择自尽是痴情,是大义,是无奈,更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个英雄情结,正如"人生如若初见"。以至于,她在无奈之时,终要坚守这份美好,当美好将要打破之时,她万万不能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当四面楚歌袅袅唱起之时,项羽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此时,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的堂堂军事统帅,天下无人能比的盖世英雄!感到时局势是多么的不利呀!那么,项羽是英雄吗?
项羽是英雄。他开始起兵的时候,才24岁。少年时,喜欢兵法,要学万人敌,看到秦始皇的排场竟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公元前207年,赵王君臣被秦兵围在巨鹿,当时,救赵的诸侯兵无不作壁上观,只有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与秦军血战,喊声动天,救出赵王。
即使在垓下,项羽也能亲率8百骑,冲出重围,与汉军做最终的一决,在身边只有28骑的情况下,仍然所向披靡,把敌将纷纷消灭,也难怪连他自己都说"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那么项羽为什么要感叹时局对他不利呢?那是因为当他听到熟悉的楚歌后,认为楚人已经被汉军所征服!自己大势已去,马也不跑了!就好像一个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偶然遇上一道难题时,认为是出题官故意扣他的分来了,而不是根据题意做出正确的判断。
项羽不仅是英雄,而且他还有着浓浓的英雄情结,这就是为什么虞姬常常陪伴左右的原因了,项羽努力使自己成为英雄,虞姬崇拜英雄,在他们的内心里,英雄是梦想、事业的目标。万一目标实现,他们会生活在英雄的光环之中,小心翼翼,生怕失去它,"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乌骓马、虞美人我该把你们怎么办?而不是勇敢地突出重围,合计东山再起。
好比一个非常渴望得到奖状的学生,经过拼搏努力,终于得到了一张日思夜想的奖状,自己感觉已经是好学生了,但是,在下一次考试前,又怕失去得到奖状的资格,回去和家长放话,这里压力太大,需要转学了!
而项羽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是战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必胜的把握,其它的结果他都接受不了。他的无奈与矛盾,冲击着虞姬的内心。
……蓦然回首,斩不断的牵牵绊绊,只能在画里飞……
虞姬一千个不愿意看到她心中那个所向披靡、高高在上的英雄,竟然无路可走!她真的是接受不了,所以用凄婉与痴情给自己内心的那个英雄做了一个郑重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