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种植在现代人精神的虚无主义

《罪与罚》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

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自我理性导致的犯罪和良心憧憬的善良产生了巨大且不可调和的矛盾下,拉斯柯尔尼科夫身心俱疲。

在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身处的19世纪是个没落的世纪。

“欧洲的没落”的到来是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它或者是充斥着杀戳和暴力的革命,或者是犯罪、堕落、偷盗和一切罪恶的渊源。

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人们怀疑一切定论、天生贵贱、王权、信仰。

尼采一声“上帝死了”。宣告了理性时代的终结。

“上帝死了”,人类最终从上帝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但同时也陷入了虚无之中。


现代西方文明的特征是高扬理性,并把理性作为人的根本,作为科学认识与道德规范的源泉与保障,并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理性化的过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性的到来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盼的结果,理想的“理性王国”并没有到来,这使得一些激进的哲学家开始对现代性展开批判,并由此逐渐演化出一种反现代的思潮,即“后现代主义”。


身为鞭挞现代性的先行者,尼采的现代性批判最为关注的是“现代灵魂”,其表现是意志力的衰微导致本能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这种现代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它是迄今为止对生命价值解释的结果。

尼采将虚无主义的原因归结为“高等的种类”的缺乏,把理性视为“破坏生命基础的势力”,对之进行了批判,意在寻求一个“理性的他者”,即艺术的酒神精神,把它作为宗教及理性的替代物,来为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提供安身立命之处。


但实际上,生命本身并不排斥理性,假如没有理性,单纯的生命与普通动物并不会有什么差别,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不会产生。

同理,解释也并不排斥真理,不同视角的解释只会使相关事物的真理性内涵愈发丰富,因而也使人们愈加全面地把握真理。

单纯地否定真理的存在,在存在无数可能“视角”的情况下,只会陷入新的“虚无主义”。


我们应当怎么面对虚无主义呢?

尼采的回答是,尽管这个世界本身是虚妄的,但这也不能否认意义和价值是你生命的必需品。

如果没有意义感和价值感做支撑,那么人类的秩序和道德就崩溃了,与此同时,人的内心就无法获得安顿。

所以,意义和价值是人之为人的必然需求。


但是,尼采又说人类世界最终只能演化出一个结果,即:人会被区分出强者和弱者,强者凭借自己的强大意志创造出意义,弱者则在混沌中不自觉地接受这些意义。

强者之所以能创造意义,凭的不是他意识到了什么才是终极价值,而是强者意识到并接纳了“任何价值都是人造的”这一事实,凭的是他内心的一种强大的创造意志。

也正是因为强者的强大的创造意志,整个世界才获得意义,整个世界的价值体系、和基于主流价值的秩序体系才得以维系。

在现代,一切的价值都是虚妄的,自我的精神才是生存的支柱。就像拉斯柯尔尼科夫,可以从理性惩戒他人,但是却从精神上扼杀自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海德格尔在其一千多页的煌煌巨著《尼采》中,以及在收入到《林中路》的“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反来复去谈论的一个...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2,230评论 0 4
  • 原文见此链接 虚无主义 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
    子寤阅读 1,605评论 1 5
  • SQLYog快捷键大全 Ctrl+M 创建一个新的连接 Ctrl+N 使用当前设置新建连接 Ctrl+F4 断开当...
    淡泊年华阅读 588评论 0 0
  • 第二章 中枪 洪飞垂头丧气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脑中却不断想起刚才同桌...
    林中飞鸿阅读 174评论 0 1
  • JS定时器有两种方法。 setInterval() :循环调用函数或计算表达式。方法会不停地调用函数,直到 cle...
    hi__world阅读 5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