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我们那儿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土地和牲畜全部分到个人名下,我家分得十二、三只羊,当时父亲和兄长们皆在外上班,母亲多病,而我恰好辍学在家,照顾这十几只羊的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肩上。
十五六岁的我对此一头茫然,再说家里也没有羊圈,只能把羊圈进一间不住人的旧窑里,早晨把羊放出来,晚上再圈进去,并且需要出圈(打扫羊粪),担上黄土填圈(使羊舍不潮湿),把羊赶出去放养(让羊出去吃草),羊不听人吆喝,要么就是吃了村民的庄稼,有时正将羊赶到山坡,突降暴雨,遇到阴雨天还要给羊找吃的,如砍树枝,割草。再说也没有放羊的经验,也没有人帮忙,总之养这十几只羊感到很是费力,就想着把这些羊及早卖了为好。
那个时候已经有小商贩了,正好村里的一个大伯领着一位买羊的人,问我来买羊了,我也不懂行情,一只羊按拾元钱就全卖了,父亲回来后觉得十分惋惜,但也没有责备我,只记得他找到同村的那位伯父说:十元钱一只羊,你就帮那人向我儿买走(羊)了,你不是在哄小孩吗?
这时我才懂得一定是我卖失算了,不过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呢?现在想父亲当时一定很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