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带给很多人一些反思和感动,包括我的老师,包括我。
一位白人老师和在充满肤色歧视的社会中和各种肤色的问题学生,相识相交相交最后成为彼此的家人,她做出了很多在当今我所处教育制度下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比《街头日记》这个翻译,我更喜欢《自由作家》。这四个字告诉我们每位孩子都是这本日记的创造者,是作家。
一
爱琳老师,她能引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一开始,她是一个人在战斗。只有她的丈夫给她承认,却没有支持陪伴她到最后。她的父亲不理解她,她的领导和她有不同的观点。班级里面的不同肤色甚至让她收到敌视。
哪一位班主任没有遇到过问题学生呢?如果我们是她会怎么样呢?充满苦恼的放弃挣扎,完成自己的义务就好。这是大部分人会做的事情,我也看到过很多老师对于问题学生是这样处理的。
很多老师会说一句话,食儿都放到你嘴前了你怎么就不知道张嘴呢?可是事实也告诉我们强扭的瓜不甜。老师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应该去引导孩子们的学习。爱琳她一开始也对于这种情况一筹莫展。用孩子能产生共鸣的音乐做入手点,交换座位,这都是普通老师的常用手法。一切都改变都是从日记本开始的。我特别想采访爱琳,是怎样的契机让她想到用这样的方法打开孩子的心扉,这也是这些自由作家的产生。
后来,她和孩子们融为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一起对抗着外来阻力。老师是这样的存在,她能让一个充满敌意和争执的集体团结的让人感动。
二
每位孩子背后的故事都能让我潸然泪下。
当爱琳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这个班级就被冠上了“暴力”的标签。爱琳问他们是否因为暴力失去过朋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不,他们甚至目光慢慢的变得柔和,看向彼此,他们的眼神里面是有内疚的,我想。
当看到那位男孩在日记本上写下"I miss my mom"我感受到的是亲情。我的母亲也是一位人民教师,即使我和哥哥再顽劣她也不曾说过放弃我们。所以我想那位母亲在儿子加入帮派后对他的放弃是伤心,是源于无法改变儿子而太过无力。当这位男孩再次站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改变了,我们看到了这位母亲的欣慰。
那位女孩儿,可能是因为帮派之争,她说她在法庭上会理所当然的为自己人说好话。她背负着父亲对她的嘱咐,“自己人”带来的压力,可是她依然坚强而善良,说出了事实。
他们的生活有无数的痛苦,他们依然珍惜着爱渴望着爱。
珍惜自己感受到的每一份爱,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两年的教室,不愿意离开爱琳老师,他们不愿意离开彼此。
他们每一位都很单纯。他们会因为得知自己手中拿的进入博物馆卡片上的孩子在纳粹营中死去而伤心难过;因为《安妮日记》中最后安妮被捕而大怒伤心想要杀死希特勒;因为《十二怒汉》就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家人无期徒刑的审判结果。他们理所当然的以为爱琳老师会和他们一直在一起,最后大概他们也想不到爱琳为此付出了多少,为了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都会幸福,因为有爱陪伴在他们身边。
最后,当我得知这部感人的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的时候,我的内心满满的幸福感,因为这个世界很多地方都在发生着这样正能量的故事。